江婧薇觉得自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在没有那先生之前,她觉得自己还算是个独立的有思想也有一点能力的现代女性。
但自从那先生这次回来之后,她时时刻刻都在用近乎崇拜到膜拜的心理,仰望着那先生。
虽然他自己也觉得有些纠缠,好像自己时时处于花痴的状态。
她当然承认自己是爱那先生的单那先生的外表就可以让万千少女痴迷尖叫。
更何况她情人眼里出西施。
而且那先生对她还那么的依恋和真诚。
但现在她所产生的这种膜拜的心理绝非是爱情蒙蔽了她的双眼,而是那先生用他那几乎让人恐惧的记忆力以及智力展现出他真正苏醒后的成年人的灵魂实在让人太过于震撼。
首先那先生非常赞许他不在的这段时间江婧薇为部落所做的所有改变。
作为一个只有25岁的年轻女孩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多少女孩子在这个年纪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巨婴呢
说实话,听到他的称赞,江婧薇在心里其实是稍稍不以为然的。
哼,看上去你也比我大不了几岁呀,怎么说起话来这么老气横秋
然而接下来他所做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从逐渐到彻底,改变了她的看法。
第一,他将部落里的养殖场规划到河对岸的东北边,那里的废墟收拾出来之后,因为土地过于肥沃,一场雨后,一个星期便长出来茫茫一片草原,天然就适合当成他们的牧场。
他在那边盖上了整整齐齐四十间房屋,调派了12个家庭,共50个人,负责养殖场的工作。
还给他们下达了扩建鱼塘的任务。
他的亲卫兵有时候也会去给人家帮忙。
这些人完全是由部落的人自己报名,他们可以每月领到工资养家度日。但是相应的,他们也要根据具体的章程制度,承担起责任。
第二,农田菜地也同样安排了十几个家庭主要负责。
他甚至还知道如何点播麦子和油菜籽,这可解决了江婧薇对于这方面知识的空白。
另外他带回来的这几千个族人里面每个不同的部落都带来了他们熟悉的农作物,当然目前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农作物都还是野菜。
比如山芋,比如甘蔗,甜菜根,土豆,甚至还有莲藕和马蹄。
这为他们部落的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而河西最初建立的吊脚楼四合院则全部作为这十几个家庭组建出来的农耕组的住所。
第三,新部落的民居规划在河东,又开挖新一条河渠将原来的温泉河往东引流,横穿整个新部落,取名为东流河,顺便为建造新的民居房土方。
这山谷里的地势西高东低,这为他们开渠引流了方便。
也不知道是因为那先生运气好,阴差阳错的歪打正着,还是他对这山谷的地势真的已经了如指掌了。
第四,在东流河的南边,建立大型的窑厂,占地面积初步规划为50亩地。
江婧薇使用的最简单最原始的堆烧窑改建成为仿现代隧道窑,里面的空间更大,也可以随意改变窑内的温度和火力集中点,烧陶烧砖都可以。
也有对烧窑这种事情特别感兴趣的族人主动报名,留在窑厂干活。
第五,新部落的房子主要还是用江婧薇之前自创的竹制框架泥草浇注的方法建立主要墙体。
房顶却是改成了用古代木工的精髓榫卯结构将圆木拼接成三角形直接架在墙头上,中间再用圆木连接,最后覆上竹席泥土和稻草。
这样的房屋也是中国古代几千年主要房屋构建形式,因其美观高大防漏,才是它经久不衰的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