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0章 冶铁和货币(第1/2页)  降落远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到那先生全部写完,时间已经过了将近一个小时了。

    但是这个时间,江婧薇并不觉得有多长。

    因为在这一小时时间里,那先生竟然足足写了有五六页纸。

    看这些纸上密密麻麻,又是文字又是箭头又是框框和圈圈,以及各种弯弯绕绕,写的极是潦草,她就眼睛发花,加上都是繁体字,她更加看不明白了。

    那先生便指着图一一跟她解释“看,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铁矿的话,基本上也可以练出铜来,因为铜铁矿基本共生,只是两者的熔点不同,所以古代最早炼出的技术是铜,而后才是铁,最后才有钢”

    “普通木柴木炭燃烧的温度大约700多度,加风箱或加鼓风机,就可以达到1000多度,这样才能够练出铜和铁来。

    不过能够找到煤炭就更好了,加上风箱和鼓风机可以达到1900多度。

    炼铁炉是由石堆炼铁法改造而成的。在土中挖一坑洞,周围用石块堆砌,称为地炉。

    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加一层的放在地炉中利用自然风力进行燃烧,利用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冷却后,取出铁块。

    这种炼铁法叫块炼铁。

    因为炉温大约1000摄氏度左右,离纯铁的熔点1534摄氏度相差甚远。块炼铁得到的铁质地疏松,还夹着许多杂质,并不坚韧,无多大实用价值。

    但这却是打造各种铁质工具以及武器的原料。

    把这种铁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反复锻打,就可以把夹杂的氧化物挤出去,此时铁的机械性能就得到了改善。

    在锻打的过程中,还需不断的入水淬火,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块炼钢的机械性能。

    反复加热,反复锻打,这样既加工成型,又使夹杂物减少,细化和均匀化,便提高了钢的质量。

    另外还有一个炒钢的技术,即将生铁炒到成为半液体半固体状态,并进行搅拌,利用铁矿物或空气中的氧气进行脱碳,借以达到需要的含碳量,再反复热锻,打成钢制品。

    这省去了烦难的渗碳工序,又使钢的组织更加均匀。这种技术打破了先前生铁不能转为熟铁的界限,使原先各行其是的两个工艺系统得以沟通。成为统一的钢铁冶炼技术体系”

    江婧薇听的聚精会神,虽然不至于说听不懂吧,但是至少也是很生涩的。

    那先生能够知道这么的详细和专业,却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

    一般情况下,作为非专业人士,能懂个皮毛也就算不错了。

    譬如说她自己对于种植那些水稻和瓜果蔬菜,那就只是靠想象和摸索。

    她在咨询那先生这件事的时候,也只是把他当成可能理工科相对比女性要好一点的男生来询问的。

    想着他可能知道的比较多一点。

    没想到他竟然能够把这一系列的程序甚至细节都考虑的这么完美。

    她心中虽然惊奇却并没有行之于色,那先生现在还有点小孩子的心性,又加上是在记忆恢复的阶段,若是让他产生自满心理,可能对他并不是很好。

    “炼铁这个东西,说到底也是个粗活,不接触也就罢了,如果有一个说明书摆在那儿,知道具体步骤,具体操作,实践起来,倒也并不是很难的事。

    只是这件事情,可能需要很多的人手,毕竟是重工业,在没有大型机械帮助的情况下,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集中劳动力。所以我就在想,咱们是否可以雇佣白狼部落的人。”那先生最后放下手中的书页,提议

    “他们需要生存需要吃饱穿暖,需要提升生活质量,我们就可以给他们生活各种必需品,比如房子衣服盐食物工具甚至武器。”

    “那不如干脆就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