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村子叫杨家湾,几十户人家,村子名称叫杨家湾,实则姓杨的只有几户人家,大部分人都姓朱,而且生产队队长也姓朱,叫朱起宝。
在吃大锅饭的年代,农民是靠劳动记工分,然后用工分来兑换劳动果实,工分挣的多兑换的劳动果实就多,反之则少。
生产队里有一个叫杨家兵的农民,平常为人奸滑,干活出工不出力,还经常纠缠队长给他分配轻松工分又高的农活,才开始队长不答应,经不住杨家兵的多次纠缠,朱队长只好答应,哪知这杨家兵就象一只偷到鱼吃的猫,再不逮老鼠了,以后队长给他分配重点的活他就不干了,时间长了其他社员们有意见,为了让社员们都有机会干到轻松工分又高的农活,朱队长很少给杨家兵分配到这种活了,为此,杨家兵多次找到朱队长吵闹,并对朱队长有了仇恨。
几年过去后,在上级的安排下,杨家湾村里搞起了文化大革命,所有群众都可以写朱队长的大字报。杨家兵在心里埋藏的对朱队长的仇恨终于得到大爆发,他比任何人都疯狂,不但写朱队长的大字报格外的多,还组织那些平常对朱队长有仇恨的群众开斗争会。上面的人认为杨家兵革命立场坚定,政治觉悟高,工作有热情,便命令杨家兵为杨湾村的造反泒头头,杨家兵欣喜若狂。
担任了造反泒头头以后,杨家兵经常组织造反泒骨干成员将朱队长五花大绑,在朱队长头上戴顶白纸做的尖帽子,尖帽子上写着“打倒反动泒”,然后在村里游斗,有时,杨家兵还组织群众召开斗争会,将朱队长五花大绑到主席台上,让朱队长跪在台上,让群众逐个揭发朱队长的罪行,有一次在开朱队长的批斗会时,杨家兵竞让与朱队长有仇的人,将朱队跪在破碎玻璃上,朱队长膝盖上的裤子被碎玻璃刺破,刺进肉里,鲜血流了一地,还让人往朱队长身上泼大粪,差点把朱队长折磨死了,为了活命,朱队长只好违心的向杨家兵乞求,才少受了一些罪。
后来,文革结束了,一切归于平静,又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田地包到了户,各自种好自家的责任田,群众之间再无其它瓜葛,但朱杨两家却结下了深仇。
转眼间,朱队长的女儿朱正翠长大成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杨家兵的儿子杨永福也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了,让两家家长想不到的是,朱正翠和杨永福竞然谈起了朋友。
“你不许和杨家兵那个狗日的儿子谈对象!”想到过去杨家兵对自己的非人折磨,朱队长就心疼,他首先反对女儿的婚事。
“为什么不许我和杨永福处朋友?”朱正翠问。
“你不知道杨永福他爹当年是如何整治我的吗?&quo;朱队长生气地说。
“那是你们上一代人的事,难道你们上一代人种出的苦果还让我们下一代人尝?”朱正翠说。
“你不听我的话,那就断决父女关系!&quo;朱队长下了最后通碟。
“断就断!”朱正翠毫不退让,站起身就走了。
更让朱队长一家人气愤的是,朱正翠跑到了杨永福家里,竞和杨永福举行了婚礼。
按照当地风俗,男方要娶媳妇,必须买上厚礼到女方家里提请,只有女方父母同意了男方才能举办婚礼,姑娘出嫁时女方还要泒人送亲,送亲的人到了男方家里那可是贵客!可是,这一切男方都没做。
这一天,杨永福和朱正翠举行婚礼,鞭炮阵阵、唢呐悠扬、热闹异常,朱队长家里,却是异常的冷清,一家人气愤地躺在g上,吃不下饭,远处传来的鞭炮声和唢呐声,似乎是对朱家的嘲讽
“不好了、不好了,我们杨家户的小子和仇家的女儿结婚了!”在杨家湾村子附近有一座坟丘,坟丘里埋的都是杨姓之人,朱正翠嫁给杨永福的事被那个自称是杨家将后代的高个骷髅得知,它在墓穴里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