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相反。所以,我申请,明天我再上青白江,主动接触张立民。”
肖金龙说:“龙部长能有大视野于细微处自我剖析,难得,难得。我也试着来解剖主任的问题:案发现场被突然破坏,原因是什么?就我们目前得到的所有信息反馈,我们在青白江的工作不可能会引起任何不良的反应,抢在我们到达现场之前迅速破坏现场,可能会存在以下因素:一是疑犯在暗中窥探我们的行踪。二是我们采集数据的对象有人通风报信。三是嫌犯自我醒悟。四是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那么,在这四项理由中,我倾向于第四点,有不可预测的情况发生。”刚说完话,肖金龙的手机就响了,他看了看号码一按免提,就传来段誉强的声音:“肖厅,我这里出现重大变故,请厅长速来!”
孙钟源说:“走,去看看!”
肖金龙知道孙钟源的习惯,既然能够提出问题,他的心里必然是有答案的,提出问题来,只是对自己已有的答案进行检验和修补。但他还是在努力地思考着剩余未解的问题。
打不通黄文春电话的上官鸿燕心中一直恐惧着,虽然只有那么.秒的时间,可那块支离破碎的挡泥板镶嵌的车牌号依然在眼前晃动。
经纬国回家看望年迈的老父亲去了,胡思乱想的她、心乱如麻的她、无处申诉的她漫无目的地来到了航天城。
回忆
上官鸿燕说:“分析很好。问题是汽车是被谁偷走的呢?”
黄文春说:“丢下一个油桶,就是想告诉人们,偷走汽车的人是外面的人干的,不会是修理厂的人干的。”
上官鸿燕说:“理论上好象表达是对的。可事实上,你见过哪个傻瓜小偷会自己带个大油桶去偷车的?”
黄文春说:“聪明的鸿燕姐,你一句话就道破了本质。”
上官鸿燕说:“你的意思是:如果修理厂真的出现了汽车被盗的事件,那么偷车的人就一定是修理厂内部的人干的?”
黄文春说:“这不是我的意思,这是我看到的事实告诉我的真相。除了这个真相,我还看到了另一个真相。”
上官鸿燕问:“你发现了什么?”
黄文春说:“原来用来锁大铁门的铁锁。”
上官鸿燕说:“铁锁,就是被人撬开的铁锁?”
黄文春说:“就我看到的铁锁,应该不是被人撬开的铁锁,而一把被人用钥匙打开后再破坏的铁锁。”
上官鸿燕说:“说来听听。”
黄文春说:“你来分析一下,撬开铁锁需要什么条件?”
上官鸿燕说:“需要撬棍一类的工具。”
黄文春说:“除去工具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上官鸿燕说:“至少需要两个点,一是支点,一是着力点。”
黄文春说:“对。那么被撬开后的铁锁会呈现什么样的形状?”
上官鸿燕说:“锁扣会弯曲,有一处弯曲、也有两处弯曲的。”
黄文春说:“对。那么弯曲的方向会出现什么特点?”
上官鸿燕说:“基本上是向面宽的一面弯曲的可能性最大。”
黄文春问:“为什么?”
上官鸿燕说:“是因为着力点的原因。而向宽面两侧弯曲的可能性比较小或者是没有这种可能。除非是打开锁扣,对,也只有是在被打开锁扣后,才会出现向面宽两侧弯曲。”
黄文春说:“分析精准。而我看到的铁锁,就是向面宽两侧弯曲的。”
上官鸿燕说:“因此,你判断:铁锁是被人用钥匙打开的,而后被人故意弯曲后又故意丢在现场的。”
黄文春说:“目前只有这一种解释。”
上官鸿燕问:“这些情况你有向老板汇报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