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汉军列阵于前,旗帜遮天蔽日,营帐连绵不绝。
初一站在城头上,目光扫视着下方忙碌搭建营寨的汉军,久久无语。
此战前,他都是进攻的一方,而作为防守方,他还是第一次。
在第一次防守中,要面对的就是如今大汉最强大的统帅,如何不让他紧张。
“李都尉说,紧张是好事。”
赵青走到初一身边,目光东望了一眼早早安营在城东的李都尉方向。
“将军忘记了紧张,容易疏忽大意,历来都是谨小慎微者胜,狂妄自大者败。”
初一给他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右手用力的握了握拳,缓缓消除紧张。
“李都尉那里,天公将军的三万人整合的如何?”
“三万人皆是道军出身,乖巧的很,李都尉说可堪一战。”赵青道。
初一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望了一眼城下军营两旁矗立的大军。
“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没有龟缩的道理,先出去浪战一番再说。”
初一说完,转身走下城墙,赵青在后面快速跟上。
兵马早已等候在城门前,三万大军,是初一精挑细选的主力。
“怕不怕?”
初一来到阵前,没有喊话,而是对两个年轻的将领问道。
这二人便是管亥、姜尘,前者是他知道的历史上的人物,后者是他觉得有潜力的将领。
在征伐北海郡的时候,两人渐渐脱颖而出。
管亥能浪战,善强行军,心气高的同时战斗英勇,多次突袭初一都带着他。
姜尘年少老成,安营扎寨很是稳妥,又不少机变,善稳军心,颇有帅才。
“不怕。”管亥高声回答,颇有热血少年模样。
初一笑着向他点头,望向姜尘。
“遵将军令,无怕。”姜尘拉着缰绳,捶胸说道。
“哈哈哈。”初一仰天一笑,拉转马头对着城门一挥手:“开城门。”
东平陵南城门缓缓打开,初一率领大军徐徐走出。
“那便是新任的天公将军?”
曹仁伸手指着初一,诧异的向身旁的曹操问道。
曹操亦有些诧异,只听说初一年轻,却不曾想如此年轻,看起来还不曾蓄须。
“应该是他无疑。”曹操应了一声,目光西望,那是皇甫嵩所在方向。
老将皇甫嵩亦坐在马上远远观看初一,开口向左右说道:“倒是一个不吃亏的主,这是不准备让咱们稳住阵脚喽。”
他此时心情还算放松,因着太平道有名的渠帅都已经拿下,只剩青州初一这一股,但在他看来,这一股也是穷途末路,必然军心不整。
张曼成、卜已、波才相继战死,张角病死、张宝战死,张梁仓皇北逃,这种情况下若还能稳住军心,他不信。
然而随着初一大军队列而出,他的眉头渐渐皱起。
“军司马,你说这初一是无名之辈,何以他军容整齐,士气高昂?”
皇甫嵩突然怒斥军司马,对他提供的情报极其不满。
“这初一从幽州良乡而来,至今不曾大战,便是临淄都是张宝帮他打下,属下派人探查,只说他把青州霍乱的不轻,上报说是无头无脑之人。”
军司马立刻出来辩解,他得到的消息中,确实没有初一治军严谨的报告。
“容后再与你说,通令各军,敌阵士气颇高,我等初来疲顿,不易大战。”
军令立刻传向四周,曹操自然也接到军令。
“左中郎将如何看出敌军士气高昂的?”曹仁听了军令,疑惑道。
“观阵型不散,旗帜不斜,士兵进退有度,前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