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地公将军祸族,所遗店铺买卖,不下万金,若以此起,可做。”
许久,管翁才缓缓开口。
太史玉点点头,表示明白。
“请渠帅解惑,不知东市张家、西市徐家、南市郭家,北市淳于家所遗留的买卖,可在此列?”太史玉朗声问道。
“在。”初一给出肯定答案。
他不是在忽悠众人,亦不是想要谋取好处、聚集钱财后跑路,他是在调动地方资源,合力做大事,自然舍得这些产业。
“谢渠帅解惑。”
太史玉谢过,又再次凑在管翁耳边询问起来。
“管翁素来不做无准备的买卖,不知对于这位渠帅,可调查过?”
管翁的脸仿佛菊花,缓缓绽放,这是一个笑脸,只是在这苍老面容上绽放起来,不是很美丽。
“你调查到什么了?”管翁不答反问。
“良乡繁荣,渠帅高居首功。”太史玉道。
管翁缓缓点头。
“此子信义,可以与之行商,只是……不知将来青州是否会变天。”管翁说道。
这时候的黄巾军虽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但人们对大汉并未彻底绝望。
汉朝从刘邦至今四百余年,中间又不是没出过王莽之乱,所以这些世族出来的豪商,心中多有这方面的顾忌。
“我听闻乐安在施行一种叫‘土地革命’的政令,如今很多百姓支持,甚至愿意为此送子弟入太平军中服役。”太史玉又道。
管翁没有说话,拿起茶杯喝一口,沉默许久。
“青州,或许是太平道的后手。”管翁开口,直指问题核心。
太史玉一怔,拧眉思索,越想越觉得可能。
首先是初一的身份,太平道神上使、领青州众,这地位仅次于三位将军。
不止如此,要知道这临淄可是地公将军为他打下来的,可见张角对初一的器重。
而初一行事,确实不像其他娥贼,既不烧杀抢劫,也不巧取豪夺,而是一心发展。
前几天祭奠青州土地爷、财神爷、灶王爷,很可能便是为了在商、农上着手。
“如此,或许可做?”太史玉问道。
“不急,稍安勿躁。”管翁喝着茶,口中缓缓说道。
二人商议着,其他人也都在跟各自相熟的人讨论,初一见众人热烈,便起身让开,留给他们空间。
他走的时候,顺手拿起案牍上的玉简。
“如何?”初一步入后堂,翁老急切问道。
这是初一来到临淄后的第一次大行动,针对的不是市、农、工,而是商人。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初一本身便善于生财,大家已经习惯了。
“稍安勿躁,等他们劳伦一番再说。”初一说完,自己找个地方坐下休息。
他看似休息,其实手一直按在玉简上,开始尝试发布财神敕令。
这空白敕令他有三个,却一个也不想用在申公豹身上,那家伙油嘴滑舌,坏得很。
“这敕令如何用,才能功效最大化呢?”
初一迟迟没有使用敕令,便是怕这敕令浪费了。
他最初想要以此敕令,让整个青州商业更加繁荣,但觉得太过泛泛,最后可能作用不大。
后来想让自己手中商业更加挣钱,但一个人的买卖,对整个青州的影响终究太小。
最后想来想去,他决定组建一个商会,把第一个敕令用在这商会上,如此既不至于太过泛泛,又不至于太过狭隘。
如果最后效果不好,他还有两个敕令可以使用,这次干脆就算试探。
调动财神神体,用神体持有敕令,初一开始用神性书写神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