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想起了那些掌掴小孩的无良老人,真的很难理解这是出于什么角度,才会做出这样的事。
年轻人和李渔并排站着,转头笑着看了看李渔,李渔也笑着点了点头。
年轻人接着把手机从支架上取了下来,然后打开手机视频,截取了几张照片,打开知~乎登录账户,上传了图片,并配上了几句话。
‘日行一善,不求回报,也不求大家夸赞,只要遇见同样的事,都去做一做,便是晴天。’
很正能量!
如果所有网站都是宣传这样的事情,何愁乾坤不朗朗?
其实人民不需要那些反面视频做警钟,这甚至会起到更坏的影响和作用。
李渔曾经记得,第一起汽车撞伤违规过路老人的事故,在经过法院判决时,对肇事司机从重判罚以后,获得了网络群众一致夸赞,媒体大肆宣传,之后就有了老人过马路不看车的习惯。
来嘛,撞我呀。
再到后来,就演变成了老人故意摔倒诬陷过路人的事,然后网上又开始对这种老人肆意谩骂。
好像网络从来不缺少‘正义之士’和‘福尔摩斯’,从报道的只言片语,就可以脑补出所有画面,并且迅速认定坏人是哪一方,然后再引经据典给他们带上‘高帽’,口诛笔伐,好不热闹。
俗话说,舌头根子,压死人。
在有了网络以后,这句话终于实现了。
李渔有些无奈的笑着,年轻人也传播完了正能量,重新将手机放回支架上,嘴角噙着微笑,眼睛盯着车窗外。
车,又到了一站。
上来了一个老太太,拄着拐杖,想要在这摇晃的公交车上站稳都有些困难。
或许是因为年轻人的带动,周围的人都开始主动给老太太让座。
起先老太太推辞,可是那个刚坐下的老大爷站起来喊了一句:
“大妹子,来,坐我这里,我下一站就下车了。”
说完主动伸出手扶着老太太走过来坐好,相互之间客气的寒暄道谢,
车厢内洋溢着融洽和睦的氛围,
这感觉很好。
最起码让李渔觉的身为柳泉区人,感到自豪。
看,你们区市里因为让座之事起争议闹矛盾,鸡飞狗跳,谩骂连声,
我们这里一片祥和,
挺好。
李渔原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可是不知道谁低声抱怨一声,又将众人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你看,一个大小伙子,坐在那一动不动,还不如一个年轻孩子懂事。’
‘就是,两个老人都相互让座,他却纹丝不动,真没道德。’
老大爷抬眼看了下,老太太座位前面身穿羊毛衫的年轻人,脸色有点不太好看,不过仍旧说了句公道话:
“好啦,大家就别在意这个了,不就是一个座位嘛,别因为这个闹的不开心。”
老人一句话,原本是想小事化了,却没想到彻底将车厢内的情绪引爆了。
‘对啊,不就是一个座位嘛,身体力壮的,站一会能怎么样?’
‘唉,这就是父母没教育好,连最起码的尊老爱幼都不懂,我看这样的人,也没什么大出息。’
‘可不是,有出息还能坐公交车嘛。’
车厢内的吵闹声,因为某个不善言辞的人,戛然而止。
那人觉的自己一句话好像得罪了一车人,顿时羞愧万分,面红耳赤的低下头。
片刻之后,他又将这份羞愧变为力量,站起身来到老太太座位前面,指着羊毛衫男子,愤愤的说道:
“你为什么不让坐!你就不知道尊老爱幼么?”
李渔看了一眼身旁拖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