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火控雷达系统(第2/3页)  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泽宇,是第一批从德国回来的电子工程师,回国后张山长让他带领一群科技人员,负责雷达的研制,至今已经有一年了。

    “带我去看看!”

    丁泽宇话不多,只是点点头,在前头带路。

    中国海军想要对抗甚至打败日本海军,靠数量上是不行的,要达到日本人十三艘战列舰的数量,起码要等几年,苏门答腊岛过不了多久就要产出原油,产出的石油要运回山东的炼油厂,这几千里海路,有日本海军在一旁虎视眈眈,张山长始终觉得不放心。

    不搞掉日本海军,张山长始终寝食难安!

    要打败和抗衡日本海军,只有依靠技术上的进步,第一选择当然是飞机,即使没有航空母舰也没有关系,有陆基空军也可以,但是飞机不是那么容易搞出来的,张山长现在是有飞机的相关技术,但是没有基础的工业一样搞不出来,比如制造飞机用的铝合金,现在还没有办法大量生产。而且从造出飞机到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也要有一段很长的时间。

    除此之外,就只能够靠提高军舰上大炮的打击精度了。

    张山长因此想到雷达。

    这个时候电子管已经出现,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了。弗莱明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人类第一只电子管的诞生,标志着世界从此进入了电子时代。

    同年侯斯美尔发明电动镜,是利用无线电波回声探测的装置,可防止海上船舶相撞。

    1906年德弗瑞斯特发明真空三极管,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放大信号的主动电子元件。

    这些发明都给雷达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张山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丁泽宇之的小组之后,丁泽宇结合张山长提供的资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制造出了雷达。

    雷达出来之后,火控系统也相应诞生了。

    华山号上的火控系统是参照二战后期美国战舰的mk8火控系统仿制的,其中的一些电子元件都是自己加工制作的,功能上已经达到二战时的水平。

    虽然这套火控系统只是实验室产品,但是张山长已经很满意了,有了这套东西,华山号起码抵得上四五艘日本战列舰!

    如果泰山号和即将回国的另外两艘战列舰也装备火控雷达系统的话,嘿嘿!小日本,就有你瞧的了。

    就是用这四艘战列舰拼掉日本海军的十三艘战列舰,张山长也愿意。

    张山长于是问丁泽宇,能不能在一两个月内制造四套火控雷达系统出来?

    丁泽宇思考了一下,道:“我尽量试试!“

    丁泽宇在德国多年,沾染上了德国人严谨的作风,他既然说尽量试试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地去做。

    张山长又转对华山号的舰长林永漠吩咐道:“林舰长,我已经把这世界上最好的军舰、打得最准的火炮交到你手里了,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林永漠立正道:“请总长放心,我们海军不会让国家和人民失望!”

    张山长点点头,“装备安装好后,要尽快掌握它,尽快形成战斗力,抓紧训练,再好的装备也要靠人来控制,关键的时候还要靠人。”

    林永漠连连称是。

    不过原来军舰上的德国人却要想个法子好好安排,不能够让他们再上华山号了,雷达的事不能让德国人知道,最好全部打发他们回到青岛的德国人海军基地去,这个要和德国人仔细商量一下,不要让德国人认为张山长敲了钟就不要和尚。

    两个星期之后,另外两艘战列舰在德国海军的护送之下,到达烟台,张山长把它分别命名为“华山”号,“黄山”号。

    “华山”号,“黄山”号和泰山号华山号都是同一级别的战列舰,在德国称为奥斯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