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六回 注辇国蕃客逃商税 纾困境再卖顺水情(第2/3页)  辛夷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起连溪芠,想着想着,便开始感慨到底熟悉多年的人,亲自送她上路,现而今居然逐渐淡忘她的可恨。不知她殁了后,魂魄是继续留在报琼阁,抑或就此消散。
    “圣人,可要回殿”惜墨道。
    颢蓁点点头,朝着门口走了两步。
    忽地,她停住脚,盯着廷中一座灵璧假山不放。惜墨不懂她在作甚,在旁静静候着。颢蓁一言不发,走到假山跟前,伸出手摸了摸。
    “圣人,小心石凉。”惜墨轻声劝道。
    颢蓁将手缩回来,在熏炉上蹭了蹭,问:“宫中园圃石料是何时更换的”
    “没给个时辰,不过上元节前,主殿主阁都会换新。”
    “坤宁殿呢”
    惜墨默默算了算,答说:“咱们已经换过约莫十天
    了。”
    颢蓁垂下眼睛,捻了捻手指,指尖传来的一丝冷意仍未消退。“回殿吧。”她不屑嗤笑一声,“看来患疾的不止内侍省,还有三司修造案。”
    十一月二十六,垂拱殿前。
    “娘娘围堵严密,咱们便要替官家开个罅漏。”范仲淹拦住盛度,“下官有一愚见,虽说皇权天授关系君之大柄,绝不可动,但若能先在唐书中教人辨明是非善恶,重人事轻天命,至少能将异兆之祸先安抚安抚。”
    见盛度不置可否,范仲淹以为他还没抓住头绪,便更明白的解释道:“从夏商周汉到那唐高祖,里头有多少德兴恶绝的故事数都数不过来。下官赠上的彭门纪乱,就写于那唐末亡国的景宗时期。景宗的年号不正是天佑吗既然天佑亦阻挡不了灭国,咱们就要让人清楚官家之德行才是盛世之理。”
    盛度听的愁眉难展,权衡一阵后摇摇头:“怕只怕要落一个妄评前人得失的名声。”
    范仲淹有些吃惊,他以为能主修史书盛度会欣然接受,遂恳切的问:“盛公究竟是何意愿,能否告知”
    盛度神情颇为踌躇,最终还是选择没有正面答他,只说:“总之是要请旨的,范大人有什么动议,还是留到官家面前说吧。”
    范仲淹点点头,稍稍有所会意。所谓名声不过托辞而已,只要赵祯首肯,那上头便要担起责任,就算修纂过程中评判失度,后世顶多拿这件事批他愚衷。盛度真正担心的,是自己官阶虽高,却在朝中势单力薄根基不深,范仲淹则是官小言轻,更无仰仗。
    这样的两个人就想对付杨太后的党羽,根本如撼泰山,不堕也折。
    十一月初一,仙韶院中。
    辛夷见她什么也听不进去,嘴上的话愈发难听,也急了眼窜到她身边,指着一块布叫道:“你自己不长眼,我劝你你还不听我看你攥着这块花样不放,分明是不晓得这是岁末上供的纬起花的纬锦,你可劲的拿去做衣裳罢,看娘子们怎么教训你”
    陈怜怜这人,其实也不在意辛夷如何冲撞自己,反而看她说得有理有据,稍消了气,将信将疑问:“这里哪块样子不是岁末上供,若是不能用,尚服局送过来作甚”
    “尚服局下面不懂其中道理,以为娘娘圣人娘子们挑选过,并非全是名种就无事了。”辛夷挺直了腰板,得意起来,“估计是我干娘吩咐下去,可再过司宝司衣的嘴,就督促的不紧了。我干娘昨儿个却教过我,月初官家下旨,将两川岁贡中绫锦罗绮纱五类的大头都换成了绸绢,以供军需,是以今岁的蜀锦紧缺。”
    说着,辛夷自料堆中开始翻找,见到不对的便抽出来,一一解释说:“就如这些纬锦中的翠池狮子,灯烛云雀,如意牡丹,瑞草云鹤,百花孔雀虽非八达晕,但今年各类都稀缺,便一同算到上贡锦的行列。若是真的用了,待上头缺了什么要补,怪到仙韶院来,可是娘子兜着”
    辛夷再细细搜了一遍,又列出两类说:“这个宜男百花,今岁算入官诰锦了,还有这个大窠狮子也是。这两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