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节 传讯(第2/3页)  逐鹿民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电文与檄文,拟的如何?”

    原来这几日武昌光复之后,朱崇祯想并未着急通电全国,须知此刻各地的电报局,均是清朝所有,即使通电,这等反文,必无可能告知百姓,反而给了清廷应对的时间。所以直到武汉三镇平定,朱崇祯才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假借瑞徵的口吻,将武昌失守的消息,散了出去。给全国的通电和檄文,也一并发了出去。可即便是这样,仍旧被清廷将消息封锁的死死,普通百姓,革命党人,竟是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

    田桐此次前来上海,便是受了朱崇祯的所托,联络上海的各会同志,趁机在各地举事,以响应武汉的首义。田桐来沪之后,便急忙约了同盟会的几个健将前来商议。

    袁希洛接过那叠纸,凑在眼前,仔细看到,只见电文极其简单,不过十六个字而已,但是铁钩银划,笔迹纵横之间,一股杀伐之气滚滚而来:

    “嗟尔清朝,气数已尽!帝制须死,民国当立!”

    十六字看完,袁希洛只觉自己血气上冲,一颗心砰砰砰跳得厉害。他长吸了一口气,按捺住心绪,复看檄文,读到一半,却已经读不下去,将纸放在桌上,闭上双眼,两行热泪,无声的滚落下来。

    真是一篇好文字!激烈处,不输于当年骆宾王的《讨武氏檄》!

    居正和宋教仁看到袁希洛这般模样,便将电文与檄文伸手取过,二人仔细看了起来,看到妙处,居正不自禁大声叫道:“好!”宋教仁也拍案说道:“真真的腕中有鬼!”

    三人看罢,面面相觑,居正与宋教仁更是对视一眼,最后看向田桐,问道:“梓琴,这莫不是你的手笔吧?”

    田桐哈哈一笑,说道:“檄文虽经我的手润色,但是拟稿的却不是我。”

    袁希洛毕竟经多见广,“这檄文,莫非也是出自武昌主事之人之手?”

    田桐神色悠远,像是在回味往事:“我也不曾想到,这次在武昌,能遇到这等人物。诸位,你们可知道当年的夏威夷之事吗?”

    袁希洛点点头:“当然,此事乃当代我汉民得意之笔,当年亦是轰传宇内,我如何会不知晓!”

    田桐压低声音,说道:“此次在武昌主事的,便是那夏威夷上洪门的首领!”

    听到田桐此言,袁希洛十分不解:“那陈平,如今在夏威夷贵为宰相,日理万机,他那等身份,如何能来武昌,做出这等事?也怎能抽出身来,去做这等事?”

    “素民与我一般,也以为夏威夷之事,乃是陈平之功。”田桐哈哈一笑,转而小心的看看四周,见这二楼之上,并无多少食客,只有远远一处桌上,坐着几个男女,但仍是凑在袁希洛耳边,悄悄说道:“那人乃是朱明后裔,自称朱崇祯。不但夏威夷之事,是他主谋,此次武昌之事,也是他一手谋划,并你手中这些文字,也是出于他的手笔!”

    于是田桐将武昌城中发生的事,源源本本的讲给三人,虽然只是两天两夜,但其中悠回曲折,山穷水复,柳暗花明,竟是将三人听的呆了。

    居正听完,长叹一声,“钝初,难怪你我数年之间,在长沙武昌谋事屡屡不成,这种驱市人而战的手段,远远不是你我之辈能想的到的!”

    宋教仁默默不语,显然也是在想着同样的问题。

    袁希洛听完,有些发呆的看着田桐,好半响才回魂似的问道:“你真确定,那人是朱明后裔?”

    田桐严肃的将头点了点,说道:“确信无疑!”

    “那他此来,究竟是要创立民国,还是要复辟他朱氏一姓的王朝?”袁希洛一脸严肃。

    田桐一声长叹,说道:“素民,我也不瞒你,在武昌我亲见了他,我倒希望,他是来复辟朱明一朝的!”

    袁希洛的眉头绞在一起,他素知田桐其人,最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