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奏折,这才看向熙和,“朕听说前几日,你落水受惊,现在可好些了。”
熙和恭敬带着疏离,“回皇兄,熙和已经无碍了,劳烦皇兄挂心,是熙和的不是。”
承帝微微皱了皱眉头,却还是说道,“你这是什么话,你我是一母同胞,自然是要挂心的。”
“皇兄说得是。”熙和像是没有听出承帝语气里的是示好,依旧淡淡的说着。
承帝微微眯了眯眼睛,看着熙和,语气有些淡了,“这次来,是想和你说说,关于刺杀的事情。”
“是,敢问皇兄,是不是找到凶手了。”熙和转向承帝,垂着眼,倒是多说了一些。
承帝一怔,轻轻的咳了一下,“是的,这件事情,朕已经知道了,不过是个误会,朕会让王丰将那几个刁民问斩,这件事就算了吧。”
熙和有些吃惊的抬起头,看着承帝,像是要问个明白一样,“不知是什么误会?熙和愚钝,不知皇兄可否明示。”
承帝有些沉下脸,“熙和,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皇兄,我熙和差一点就没了性命,你就是告诉我,适可而止,你让熙和如何适可而止。”熙和却是不在意承帝的脸色,直接说道。
承帝有些恼了,“你还有脸说,你可知幕后之人是谁,是沈要,是那个被你逼死的沈要,熙和,你是朕的妹妹,朕自然是护着你的,可是,你看看你都做了什么?”
熙和却是笑了,看着承帝恼怒的样子,“做了什么?皇兄你问我做了什么,你倒是说说,我做了什么。”
承帝低沉着声音,“熙和,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有百姓游湖之际,不小心点着了花船,引起了混乱,你不过是不慎落水,惊慌之下误以为有人要害你,王丰已经查清楚了,不过是误会一场,你要是真的在意,朕就将那几个刁民赐死,此事,就这样了解了吧。”
熙和只觉得心里难受的厉害,“到此为止,误以为,皇兄,熙和不是三岁稚童,难道连有人要杀我,我都不知道吗?”
“够了,”承帝看着她,站了起来,想起之前王丰的话。
“启禀皇上,臣派人去查证,只是不知何故,沈要一家都已经死了,府邸也被一把火给烧了,已经是死无对证了。”
“可知是何人所为。”
“臣无能,还未有什么线索。”
“当真没有?”
“没有。臣有罪,不能及时查明原因,请皇上降罪。”
承帝看向熙和,眼神里掩饰不住的失望,“熙和,你可派人出城过?”
熙和惊讶的看着他,在承帝眼里去,却以为她是心虚了,承帝闭眼,“你可知沈府一门都已经灰飞烟灭了。”
熙和就那样站着,看着自己的兄长,自己同父同母的哥哥,心一点一点的沉下去,原来,他以为是自己杀了沈府一门,只为了泄愤,他已经断定了是自己的不是,错了,自己真的错了,为何这样天真,为何这样不死心呢?
“我不知道。”明明知道了结果,明明知道他会说什么,但是,却总是想着,会不会,会不会信我一次,就一次,熙和看向承帝,无声乞求着,哥哥,求你了,信我一次。
承帝没有看她,自然也就没有看见熙和已经绝望的快要哭出来的样子,但是,李连生看见了,他看见熙和用着那样绝望的眼神的看着承帝,李连生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却是什么也没说,而是,将自己缩进了阴影的更深处,皇家事,不是自己一个奴才可以随意插嘴的。
“不知道,熙和,你太让朕失望了,到现在,你还不知错吗?非要查个究竟,非要天下人都知道刺杀你的是当初被你逼死的沈要后人,而你,堂堂公主,为泄私愤,杀人全家吗?”承帝怒极,将桌子上的奏折拍了下去,落在熙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