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天问(五)(第3/5页)  《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些帝王,已经没有了本质区别。

    后退半步,方能更好的看清楚世人的表演,六省布政使正是这样做的,几十

    年的官场经验。让他将这半步把握得恰到好处,将是高权力交还给燕王,却不放

    弃自己的政治主张,提出让燕王带头立宪。这一步介乎退与不退之间,逼得朱棣

    必须在夺取全部江山前表明他的立场。

    对于上姚广孝窜下跳玩的那些小动作,郭璞不屑一顾。洪武十七年,手中无

    兵无将,新政的好处百姓没完全认识到,他和武安国不得不隐忍。而今天,北方

    六省这么多新学教出来的学子,这么多伴着新政长大的少年,还有这么多与新政

    利益息息相关的商家和军人,他又何惧姚广孝这些跳梁小丑?

    真正可惧的,不是朱棣,亦不是那些急于从龙者,而是全国的人心。否则,

    以目前的实力,除去一个朱棣不难,驱逐朱允文也容易,但最后谁来收拾这摊子

    乱局,在扶持一个朱家血脉上马,还是推一个他姓皇帝?扶持一个朱家子孙上马,

    无论他坐上皇位之前承诺的有多认真,待其羽翼丰满后,肯定还要尝试着复辟。

    武安国走上帝位,恐怕接下来,华夏大地不知几人称帝,几人自封为王。

    这就是华夏的人心,大多数人习惯了头上有个皇帝。他们可能不在乎这个皇

    帝姓朱,还是姓武,但他们必须找一个效忠对象。保证他们觉得自己高于他人一

    头,有机会让他们违背规则和将律法玩弄于掌握之中的对象。实际上,这些日子

    郭璞按兵不动,已经有人跳出来提出了尊王的口号,一群各地的儒林首脑聚拢在

    一起,誓死要保卫华夏正统。而他们口中的正统,不是允文,而是必须有一个保

    留皇帝这个位置。最初,在商人们最喜欢的《北平新报》上,参照宋代对结党的

    定义,这伙人被戏称为保皇党。而其中领军人物不以为杵,反而真的聚集起来,

    以保皇党自居。并在六省爵士会里边迅速拉拢了一些代言人,一时间,倒也显得

    声势浩大。

    事态发展正如郭璞所料。燕王朱棣是个聪明人,很快,他就放弃了对军队的

    盲目调动,又换了一种新的谋求利益方式。也许是有所顾忌吧,燕王朱棣现在尽

    力避免当面与郭璞决裂,而是转以通过民间舆论和手中实力对比的方式来逼迫郭

    璞让步。数日来,郭璞与他已经在具体权力划分上互相试探。虽然没有硝烟,但

    看不见斗争与战场上一样激烈。武安国当年创立的那个大圆桌,和郭璞后来打造

    的爵士会,缓冲了双方的冲突,但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郭公,我们必须有所表示了,不然,爵士会里的老爷们,越来越多的要重

    新选择支持谁了。况且,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吴思焓站在郭璞身后,低声

    建议。到目前为止,冲突的双方还在充分利用北平原有的规则,但到了关键时刻,

    吴思焓不敢保证朱棣会不会做出疯狂的举动,毕竟。在两军对垒期间,让个把人

    消失,并且嫁祸在建文身上,还不是件困难的事。

    “不急,聪明人不会只看一隅,让他们跳一跳,我们也看得清楚些。否则,

    总是人家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吃亏总是我们。”郭璞回过身来。笑着说道,笑

    容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镇定。

    “还不急?再不急那些爵爷们就都到燕王那里宣誓效忠去了?”跟在吴思焓

    身后的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