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那对江淮来说是致命的。
果然不久之后,雷家军率先在淮安地区度过淮河,兵峰直指扬州,准备饮马长江传了过来,一时间金陵告急,有人希望凤阳的军队能够回访。
“公公,不能在拖了,淮东哪里只是雷家军的偏师结果就轻易拿下淮安、盐城等地,兵峰直指江南,现在雷家军十万大军已经从淮北地区压了过来,必须赶快离开,慢一点可能就走不开了!”
凤阳卢九德大军的驻地几名幕僚言辞恳切的正在劝谏卢九德,一名幕僚还没有说完,另一人就接着开口。
“凤阳这里,面对张逆我们就有点抵挡不住了,更别说南下的雷家军了,如不尽快离开,很可能被包饺子,而且现在金陵空虚,耽误之急是赶回金陵保卫江南,哪里可是朝廷的钱袋子,不能失去了。”
“可是咱家是凤阳镇守太监没有旨意是不能离开的,更何况这里可是凤阳,朝廷的中都所在要是因为我的离开,凤阳再被烧了,那可就麻烦了,即使回到金陵咱家也吃罪不起!”卢九德担心道。
当然烧了凤阳的可就是八大王张献忠,不知道有多少朝廷大员因为此事被皇上秋后算账。
自己别看掌握着数万大军,但自己是太监,皇上的家奴,无论自己多么位高权重,皇上一道圣旨都能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当年的魏公公就是一个榜样,号称九千岁权倾朝野,最后换了一个皇帝不一样倒霉。
“此一时彼一时!”幕僚道:“当年江南稳如泰山,张逆即使烧了凤阳也是小患,而现在雷家军就要饮马长江了,金陵朝夕不保,如果我们这些人不过去金陵失守公公的责任更大!”
“不行,咱家我要考虑一下!”卢九德摇摇头,以崇祯的脾气,没有圣旨他实在不敢动。
“公公如果担心凤阳皇陵被烧,我这有一计可保皇陵平安!”看着卢九德油盐不进,不提撤退的事宜,一个幕僚急了。
现在凤阳已经是死地了,别说明军自己了,就是明军和流寇联手都不是雷家军的对手,为了活命只能出险招了。
“什么办法!”卢九德问道。
“很简单,把凤阳交给雷家军!”幕僚小声道。
“你疯了,那可是中都,交出去咱家不就完了!”听到幕僚的注意,卢九德急了,这哪是妙计,简直是自己的催命符。
“公公忠言逆耳利于行,两害相权取其轻!”幕僚也豁出去了,“十余万雷家军南下,凤阳已经不可守,既然这样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想办法保卫皇陵,只要皇陵不被毁坏都好说话。
流寇那边肯定不行,从他们流窜那一刻起,别说各地的士绅官宦,就是普通百姓人家都受到迫害,不跟他们走就是死路一条,更别说我们眼前的张逆,可是赫赫有名的八大王,心狠手辣无恶不作。
凤阳落到他们手中只会再糟一次难。
但雷家军就不同了,不说他们纪律严明比官军不知道好多少,扰民的事情很少,每到一处首先做的就是维护当地的治安,就说他们去年起兵占领了山东,虽然对乡绅很不友好,对其动辄抄家灭族。
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们做事都是以他们公布的法律为基础的,只要不触犯他们的法律,一般都能保住性命,即使犯了大罪被抄家灭族,那些妇孺也都没事,最后都放了出来。
再加上德王、鲁王都在他们手里保住了性命那么他们拿下凤阳保全皇陵的可能性很大。”
这名幕僚说完,就闭上了眼睛,他刚刚的话犯忌讳太多,大家都知道官军军纪不好,但这是有原因的,朝廷就给那点军饷,如果不想饿肚子就只能去抢,如果不去抢的话你手里的军队只能越来越少,这是每一个大将都不能容忍的。
最后面对失控的军阀朝廷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