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九十七章 陈宫去世(第3/4页)  三国军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宫挣扎着想要起来,可身体却没有什么力气。

    陈旭急忙按住陈宫身体,让他躺在床上,说道:“叔父无需起床,有什么想说的话,直接躺在床上告诉侄儿即可。”

    “咳咳!”

    陈宫又嗽了两声,脸色涨得通红,显出一种病态的红晕。

    “文昭终于来了,如今我病入膏肓,并州也应该交由他人统帅才行,能够再见你一面,我很开心。”

    陈旭脸上的泪水,终于忍受不住掉了下来。

    “叔父,你不会有事的。”

    陈宫吃力的摇了摇头,脸上却没有面临死亡的恐惧,反而显得十分平静。

    “生死循环,乃天地至理,谁又能跳出其外?”

    “能看到文昭威震天下,成为最为强大的一方诸侯;能看到我陈氏再度崛起,我纵然离去,心中也十分欣慰啊。”

    陈旭紧紧握住陈宫的双手,只是暗自垂泪,却也并不多言。

    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看到陈旭鬓角的白发,陈宫忽然感叹道:“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文昭还是一个孩童,与同龄伙伴相互玩耍,不为任何事操心。”

    “后来你不畏强权,杀张其一家为民除害而名扬州郡,我听闻这个消息以后,心中也十分欣慰,却又暗自为你担心。”

    说到这里,陈宫抬眼看了陈旭一眼,笑着说道:“那个时候,我还以为你只有匹夫之勇呢。”

    陈旭强忍住心中悲痛,脸上挤出笑容说道:“其实不瞒叔父,旭当初真的只是一介匹夫,既不能识全文字,胸中也没有兵法韬略。”

    “那次杀人也太过鲁莽了,假如不是桥宇兄长收留,恐怕早就命丧荒野了。”

    陈宫却是摇头道:“凭借你的实力,又有国辅在身旁,保全性命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只不过,假如没有桥氏相助,恐怕文昭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了。”

    陈旭一生之中,对于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跟随桥玄的那段时间。

    虽然那段时间并不长,陈旭却宛若一块海绵般,不停吸收着各种各样的养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充实。

    若没有桥玄的尽心导,后来黄巾起义爆发以后,陈旭就不可能崭露头角,更不可能斩杀大汉名将皇甫嵩,以至于名扬天下。

    “是啊,桥氏一族对我有大恩,奈何我却未能,让他们在乱世中得以保全。”

    对于桥氏一族,陈旭心中始终怀着深深的内疚,哪怕后来杀掉刘岱,为桥瑁父子报仇雪恨了,仍旧未能将心中的愧疚洗刷掉。

    陈宫却是安慰道:“文昭无需太过自责,桥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独自一人走下去。”

    “况且文昭当时被冠于逆贼名头,纵然想要出手相助,恐怕桥公也不会接受这种好意吧,反而会坏了桥公名声。”

    陈宫所言不差,当时的桥瑁乃是朝廷官吏,陈旭只不过是一介黄巾贼罢了。

    桥瑁为讨伐董卓而起兵,又怎会接受陈旭的资助?

    就连陈旭写给桥瑁的书信,也都一直石沉大海,根本没有丝毫回音。

    而且那个时候的陈旭,也在太行山内摸打滚爬,为了治下百姓可以不被饿死而奔波,根本无力相助桥瑁。

    在那种情况下,桥瑁被盟友刘岱突袭所杀,也怪不得陈旭了。

    眼看陈旭脸上仍旧有愧疚之色,陈宫急忙转移话题道:“文昭此次前来,应该定下并州的新任刺史。”

    陈旭敛容问道:“叔父以为,何人能够担此重任?”

    陈宫却将目光转移,放在了一直待在床边的陈嵇身上,说道:“古人云:举贤不避亲,你族弟他虽然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担任一州刺史职位却也绰绰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