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5章 益州定(第3/4页)  三国军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典韦却是没有想太多事情,拔出腰中佩剑,一颗硕大的头颅冲天而起,直接滚落到了刘璋身旁。

    血液从脑袋里面缓缓流出,刺客仍旧虎目圆瞪,脸上带着痛苦与愤怒的神色。

    刘璋见此情形,更是吓得瘫软在地,随后急忙爬起来说道:“大将军明鉴,此事真的与我无关。”

    其余益州文武亦是纷纷出言应和,只有田丰一动不动。

    环视众人一眼,陈旭看到了立于一旁的田丰,眼中这才闪过一道温情,却并没有上前叙旧。

    只见他大笑两声,亲自将刘璋扶了起来,道:“吾固然知道,此事与使君并无关系。”

    笑过之后,陈旭当即接过印绶,而后对刘璋进行好言抚慰,并且任命其为振威将军、顺侯,就连刘璋的几个儿子也都有封赏。

    接管了整个牦牛,得到了刘璋其余麾下的效忠以后,陈旭当即让刘璋书写文书,帮助关中军招降其余郡县。

    纵然有人死忠刘璋,可是听闻陈旭并未虐待刘璋,反而对其封官封爵之时,亦是纷纷投降。

    却说陈旭领军进入牦牛,安排好城内一应事务之后,就让人将张任放了出来,并且待其甚厚。

    待张任洗漱换过衣服之后,陈旭诚恳的问道:“如今刘季玉已经投降,将军愿降否?”

    张任因为刘璋之事,早已心灰意冷,推迟道:“败军之将,难以担当重任,只愿归隐田间。”

    陈旭早有准备,继续说道:“将军之才我自知矣,何必如此自谦?剑阁失守,非战之故也。”

    说到这里,陈旭语重心长的道:“可能将军还有所不知,贵师名下三位师弟都在关中任职。”

    “将军若是愿意助我成就大事,师兄弟四人聚集一起,岂不会成为一桩美谈?”

    张任此时却惊讶了,问道:“我还有三位师弟?”

    不外乎张任感到惊讶,他年龄最大,离开童渊最早,也算不上真传弟子,自然不知道其余几位师弟的事情。

    陈旭见张任举动,当即心中暗喜,急忙将张绣、赵云、徐贤的事情道来。

    虽然陈旭也十分疑惑,徐贤到底是何方神圣,可是陈宫发来的战报,却绝对不会有假,他也只能将这种疑惑压在心底。

    张任想念自己师傅,还想要与师弟们相聚,又耐不住陈旭以及益州降将纷纷来劝,最终还是投降了。

    可以说,若不是刘璋将其囚禁,恐怕就算刘璋投降以后,张任也绝对不会投降。

    刘璋先伤其心,陈旭再夺益州,才为劝降张任打下了基础。

    除此之外,被留在成都的邓贤,得知刘璋、张任先后投降的消息以后,沉默良久终究还是投降了。

    大势如此,哪怕邓贤有满腔忠义,又能如何?

    只有严颜一人,却是站在成都城墙上面,任凭寒风吹乱了自己的衣襟,却也没有丝毫动作。

    过了许久,他才忍不住悲泣道:“若非因我先丢失巴郡,主公又怎会落得此等下场?”

    哭过以后,严颜当即面朝南方跪在城墙上面,自刎而死。

    当陈旭领兵回到成都,得知严颜自刎的消息以后,又是唏嘘又是疑惑,刘璋亦是暗暗垂泪。

    至于其余关中将领,对于严颜更是敬重有加。

    陈旭随后来到严颜坟墓前面,看着那个光秃秃的坟头,怅然叹道:“严老将军何至于此?”

    他想不通,在历史上投降张飞的严颜,在这个时代为何会如此刚烈。

    其实陈旭所不知道的是,严颜到底有没有投降张飞,却是一件很有争论的事情。

    虽然演义中如此记载,可是南宋文天祥,在元朝统治者要其投降之时,写下了一首浩然千古的《正气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