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敲晕(第2/3页)  三国军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田丰为人虽然刚直不阿,但是并不代表他就会愚忠于汉室。

    这个时代的士人,有着自己的思想。他们崇尚忠孝义。但是这个忠,绝非单纯的指忠于汉室。

    他们的忠,大多都是忠于那些看重他们,给他们发挥才能的人。

    这些人可能是一郡太守,甚至是一县县令。更有甚者,一些落魄的寒士,被豪强器重,他们也会献上自己的忠诚。

    忠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就是要在为那人做事,第二个前提就是自己被主公赏识,得到重用。

    只有满足了以上的两个条件,士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称呼自己的上官为主公。

    纵观三国时期,能够从一而终的武将谋士并不多,但是为何历史对于他们的评价,却并没有写上不忠着个词汇

    魏国名将张辽,曾先后跟从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又归顺曹操。

    魏国名将徐晃,他本是杨奉帐下大将,后被曹操看中。曹操派遣满宠前去游说徐晃,徐晃就舍弃了杨奉转投曹操。

    蜀国大将赵云,先去投奔袁绍,不得重用之后,转投公孙瓒。当时公孙瓒正在跟袁绍交战,赵云两次拼死救出公孙瓒,但是公孙瓒并没有重用赵云。

    为此,赵云心中一直郁郁不得志。后来刘备三兄弟前来投奔公孙瓒,刘备看到赵云,就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后来刘备与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

    赵云当时就想撇弃公孙瓒,转投刘备,就叹曰:“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当时刘备还要多多仰仗公孙瓒,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挖墙脚,就说到:“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

    而后洒泪而别。

    可以说,无论是张辽投奔了几个主公,还是徐晃弃了杨奉投奔曹操,亦或是赵云先投袁绍再投公孙瓒最后投刘备。

    后人对于这三个人的评价,都是非常之高。甚至连荀彧郭嘉,他们也是先投袁绍,再投曹操。却没有人骂他们不忠。

    这是为何

    说到底,那个时代,不但是主择臣,臣亦择主。

    他们投奔一个人,若是觉得自己并没有受到重用,或者是自己投奔的人并非明主。他们弃掉此人再转投他人,也并没有人会说他们什么。

    但是,若一个君主待他的手下非常宽厚非常器重,这个手下再去背叛自己的主公,就会被所有人唾骂。

    田丰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他的思想也跳脱不出这个时代的局限。

    对于大汉帝国,他虽然有些感情,但是作为一个智者,他深知大汉已经病入膏肓。

    对于这个国家,他也有些心灰意冷,这从他日后投奔袁绍,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就可以看出。

    田丰走到窗户旁边,看着挂在天上璀璨的群星,说道:“黄巾欲想成事,难如登天。若你想为自己手下的将士们谋求一个出路,可以先隐入山中。待天下大变之时,再择一明主事之。”

    话毕,田丰不再言语。

    陈旭闻言,心中微怒。自己如此低声下气前来求教,田丰却总说黄巾军无法成事。

    他是一个固执的人,有时候甚至有些偏执。听到田丰的话,陈旭心中憋了一口气,暗暗想到:“日后的红军能够成事,我黄巾军也不见得一定会失败。”

    想到这里,陈旭起身,说道:“先生说言,恕旭不敢赞成。”

    陈旭满身豪气,大声说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只要努力拼搏,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我黄巾军正缺乏像先生这样的大才,先生若肯加入黄巾军,某必定对先生言听计从,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