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超难的兵略之战(第3/5页)  大豪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哪呢?出来出来!”

    面对着无数双望向自己的眼睛,荀彧显然是坐不住了,满脸苦色地站起身来走到荀爽面前,向荀爽与司马徽深鞠一躬。

    “还别说,真挺像的……”

    殿内响起一声嘀咕,紧接着,便是一阵哄笑,就连在座的那些世家望族的贵宾,包括陈王刘宠,亦不由地发出会心的笑声。

    [哪个混账说的?]

    荀爽四下扫视着,李通赶紧埋下头。

    瞧了半天也没发现究竟谁说了那句嘀咕,荀爽颇有些郁闷地收回目光,回顾司马徽道,“不知比什么?”言下之意,他已经默许了荀彧的出战。

    这倒也不意外,毕竟,倘若说郭嘉是颍川学院中寒门一系最出色的学子之一,哪怕荀彧便是他荀氏子弟中最杰出的几人之一,若不是郭嘉嘴快,荀爽本来十有八九也会选择荀彧。

    针对荀爽的询问,司马徽仔细思忖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用比较正统的方式,论用兵!

    也难怪,毕竟儒家子弟一向以王佐之才为平生目标,无非就是学成之后投奔明主,为其出谋划策。虽然这出谋划策并不单单指军谋,但反过来说,若是不懂得用兵,又如何能成为谋士?

    当然了,比起论兵之道,其实针对当前大汉的局势作以评定并想出更好的处置办法,这更附和儒学的本质,但是,因为当朝局势晦暗不明,禁止平民评击朝政,因此,司马徽与荀爽心照不宣地略过了这一项,免得落下口实,被朝廷责难。

    “原来是比试兵略……”郭嘉脸上露出几许莫名笑意,在稍微一思忖后,对司马徽说道,“若是比试兵略,不如加点难度,如何?”

    “加点难度?”司马徽不解地望向郭嘉。

    只见郭嘉回身抬手指向靠殿门的张煌那两席,指着张煌、陈到、李通、臧霸四人对司马徽说道,“那四位小哥,乃嘉新结识的好友,在此之前,他们曾在广陵军参战,与会稽叛乱军许昭作战,斩敌首皆在数百具以上,官职皆官至伯长之职,我等四人为‘军师’。请他们四人为‘将’,如何?”

    “广陵军的军士?”

    “斩敌首数百具以上?”

    “皆至伯长?”

    殿内响起一阵惊叹之色,不少像郭图、逢纪、陈群那样对张煌不以为然的学子们眼中露出震惊之色,心下暗自纳闷如此勇武的广陵军军士何以会出现在他们颍川书院。数来数去,怕是也只有早已知情的荀爽丝毫不觉惊讶,饶有兴致地听着郭嘉的话。

    “你等皆斩敌首数百具?”饶是陈王刘宠亦吃惊地询问坐在他身旁的太史慈,惊讶于这位新收的弟子竟然还有这般的丰功伟绩。

    “是,殿下……不过皆是些寻常敌卒,不足为凭。”太史慈谦逊地低声回道。按理来说,太史慈可不是这般谦逊的人。但关键是他清楚眼前这位老师的本事,他毫不怀疑,若是陈王刘宠加盟广陵军参与那回与叛军的战役,怕是不根本不需要孙坚与丹阳兵来援,广陵军便能轻易杀败叛军。

    “尽管如此,这亦相当了不起了!”陈王刘宠赞许地点了点头,本来他还在纳闷这名弟子何以周身的杀气如此浓重,如今这才恍然大悟。

    “四位小兄且上前来。”司马徽抬手邀请张煌等人道。

    见此,张煌等人只好起身来到郭嘉等人身边。不过一个个表情茫然,不知这到底怎么回事。

    司马徽显然不是寻常的儒士,自然也能感受到张煌等人那不弱的气势,待打量之后连连点头道。“不愧是我大汉之壮士!……奉孝的意思是你等各选其中一人为将?”

    “正是!”郭嘉微微一笑,说道,“我等四人为‘军师’,各选其四人当中一人为‘将’。规则是,‘军师’只能对‘将’献策,却不能代‘将’做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