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里的窗子都打开了,室内有些闷得使人透不过气来。
“情况不太好,这是很明显的。”两人寒暄了一下,落座后戈尔巴乔夫说:“现在看来你的看法应该是对的,事情的展没有出乎你的意料吧?”
他低沉的说道:“我们的经济太糟糕了,从欧洲借来的钱利息太高,花的也很快。要不是有秋明的石油出产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就垮掉了。让人很惊讶的是,那些和伊拉克人合作的项目还在盈利,但我们自己搞的几乎全部都在亏损,用不了多久,国家连进口粮食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科什别里维奇沉吟了一会儿回答说:“总统先生,阿尔巴特大街的人非常肯定,伊拉克人将打败以色列,战役时间会很短。也就在十月份,基本就可以结束了。他们认为到那个时候,伊拉克就会成为中东地区的头号强国,当然这只是在军事上而言!”
戈尔巴乔夫睁大了眼睛,摇摇头有些恼怒的说:“从来没有人把这个情况告诉过我,这件事非常有趣。在美伊之战前,他们都在说美国会轻松获胜……”(本文于点书库,请勿转载!想看更多精彩章节,请登6持正版!)
在美伊战争前,西方媒体大量的描述了伊拉克全民皆兵,家家户户都扛枪的狂热场面。新闻纪录片里还拍摄了伊拉克岁的小孩手持动步枪的场面,更有甚他们大肆宣扬伊拉克缺少粮食、医药和各种生活用品,甚至连牙膏、肥皂这种基本的东西都搞不到……
总而言之,他们在竭力制造一个狂热、邪恶、落后和虚弱的伊拉克形象,这给苏联高层以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
不过科什别里维奇对这些媒体历来是不以为然的,事实证明了他的看法是正确的。伊拉克在沙特抢先动手,打了美国人一个措手不及,海6空齐出,以几场干净利落的突破和歼灭战将美军打的落花流水,也让阿尔巴特大街和克里姆林宫的大大小小头目们眼镜碎成了一片。
现在再去卖好,价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科什别里维奇很无奈的轻轻叹了口气。他明白戈尔巴乔夫找他的目的,但这个时候,他是绝对不愿意去见库赛;阿卜杜拉的,那相当于他自贬身价,跑到对方面前去摇尾乞怜。他不会做这种事情,因为他还有未来,有更伟大的事业要做,他要和那个人保持一个平等的地位。此时冒冒失失的跑到伊拉克去,只会给人留下一个愚蠢的印象。
戈尔巴乔夫的语调不知不觉地变得严肃了。他说:“如果以色列战败,中东就没有能对抗伊拉克人的力量了,你认为叙利亚人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吗?”
“坦白的说,总统先生,我对叙利亚人不太了解。”科什别里维奇打定主意不趟这摊浑水,躲闪着回答。
不愿意以苏联特使的身份到那个地区走一趟?最好能够在伊拉克人打败以色列人之前?”
“总统先生,我对外交工作懂的不太多,最好还是派有经验有资历的同志过去!”科什别里维奇推辞道。
戈尔巴乔夫不安地看了这位克格勃新领袖五秒钟,他的脸严肃起来,变成了政治局里悬挂的他的肖像里的那种沉着而睿智的样子。
“弗拉基米尔;科什别里维奇,你应该去,现在国家需要你!”
…………
莫斯科郊外的一座军用机场上,体型庞大的安斯兰”重型运输机的四台d扇动机呼啸着,准备将这台的庞然大物送上天空。这架运输机里运送着苏联zf送给伊拉克zf的一些农业机械物资,用于南阿塞拜疆地区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
不过飞机上的人都知道,那些蒙着帆布的家伙可不是什么水利设施,而是苏斗机的动机和机体零件。苏联zf在伊拉克和美国战争爆以来,第一次向伊拉克运输军用装备,先前所宣称的保持中立和武器禁运都被抛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