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2章 治理(第2/5页)  锦衣监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主公自引一军南下征讨袁丁,将冀、青两州纳入治下,则退可自保无虞,进可虎视中原;再派一上将北上,清剿辛蛮、刺塔、鲜卑及余扶等异族,然后施以教化,令其或迁居内地,或恪守汉律,则我军北疆无忧,可安心以向天下矣。”

    至此,诸葛亮已经把心中所想,全部说了出来。整个大堂之内顿时鸦雀无声,安静的落针可闻。良久之后,姜宁方才在诸葛亮构想的宏图中清醒过来,举起双手,慢慢的鼓起了掌。随着姜宁的鼓掌,其余文武们也都钦佩的站起身来,向着诸葛亮抚掌,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

    贾愿笑呵呵的说道:“恭喜主公再得一大才。”姜宁哈哈大笑道:“孔明之言,诸君觉得如何?”

    因为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姜宁识人之明的名声,再上了一个新台阶。诸葛亮也因此正式确定了姜宁麾下第一能臣的地位。其大局观的洞察和细节上的微控,都足以让其他人心悦诚服。

    在散会之后,姜宁让赵虎妥善安排崔州平等三人食宿问题,然后把诸葛亮、贾愿、荀略、李儒、鲁肃、徐庶以及顾雍等文官留了下来,共同商议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几人在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先对内部官员进行局部调整,以便让众人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首先,就是诸葛亮的身份问题,姜宁封给他大都督司马之职,总览幽、并二州军政大权。同时。姜宁还把涿郡太守崔守官升一级,出任并州牧长史,随同高顺前去并州整顿州务,随同崔守同去并州的,还有和诸葛亮一同前来幽州的崔州平三人,经过诸葛亮的推荐,觉得他们出任一郡太守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崔守升迁后空出来的涿郡太守一职,则由荀略推荐的张既担任。

    其次,就是李儒的身份亟待解决。李儒是新近投效姜宁的。以前曾是董猛麾下的谋主,考虑到他的性格和能力,姜宁在明面只封给李儒一个参军的职位,但却把新组建的潜龙交到了他的手上,等到潜龙训练成型之后,贾愿就撤出潜龙,由李儒来掌控潜龙这支特殊部队。

    在武将方面,姜宁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因为姜宁现在兼任着幽并大都督之职,手中的权力更大了。基本上镇守北疆的官职,姜宁都可以自由分封。除了冠军将军赵虎、征北将军马越和镇北将军黄勇这三位已经升无可升的武将之外,其他武将基本上都是官升一级,张冲等人在原职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升迁,姜宁还上表请元协下旨封他们为列侯。至于齐天,姜宁对他倒是不太好直接进行封赏,毕竟齐天的并州牧的职位是元协亲封的。还有着奋威将军的名号,于是姜宁同样上表元协,请求封齐天为飞龙将军。

    对官职调整完毕之后。姜宁又把调整的方向指向了军队之中。因为在沙县一战中,天归和地归两营精锐损失惨重,所以姜宁把公孙入云原有的白马义从并入天归营,把高顺原有的陷阵营并入地归营,并在军中挑选精锐之士并入两营之中,不论是幽州人还是并州人,甚至是已经迁居到幽州的刺塔人,只要忠诚度没有问题,作战勇猛的,都有被选中的资格。姜宁还把此次扩充的名额放宽,限定每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多招收一万名精锐,使每个营的人数达到两万之众,进而升级为军,不再称营。

    同时,麒麟营也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人数同样也维持在两万左右,与天归、地归一样,今后将被称为麒麟军,而不再称营。在原本的三军精锐扩充之后,姜宁还单独成立了一军,号飞龙军,这支军队全部由精锐骑兵组成,与天归军不同,飞龙军将配备长柄兵刃和全身重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重装骑兵作战部队。飞龙将军齐天,就是这支部队的第一任统帅。同样,齐天麾下的并州狼骑,也将全部并入飞龙军,除了四军精锐之外,姜宁并没有再扩充其他的兵员。四军精锐扩充完备之后,就将达到八万之众,其余的军士也有七万余人,姜宁麾下的人马届时将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