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辛卷 第四十九章 沦陷2(第3/5页)  清末英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马腿上。之后此地虽然变成了总理府,却因经费紧张少有修缮营建,不少地方虽不至于断梁残壁,那也是红漆斑驳、杂草丛生。

    傅斯年跟着叶云彪入了头宫门,抬眼望去便是举国闻名的银安殿。压脊吻兽、绿瓦红门,月台之上立着五间歇山顶的正房,即便其两侧各有三间顺山房,东西两侧有作为配殿的翼楼,可年久失修下,一股浓浓的衰败感还是瞬间侵入学生代表们的心头。

    “真是落后!”大失所望的段锡朋嘲讽道,他虽未进过王府,但银安殿只有五间正房而不是七间的格局也让他觉得太过狭小。按大清会典,亲王正殿应是七间,这里不知为何只有五间。他这般说,代表们忽然有一种优越感,刚才在门口失去的士气又回来了不少。

    段锡朋的话叶云彪自然是听到了,只是他对此不予反驳。虽然不知道后世所谓的‘屁股’,但他却知道,喜欢的再不好看都是喜欢,不喜欢的再怎么好看都会挑刺儿。司令不想奢华,免得全国官衙大修大建,以至开国初和暹罗建交的时候人家还看不起中国,可在这些进步学生看来,失修就是落后的实证。那反过来又如何?叶云彪完全相信修缮一新的银安殿定会被这些学生说成是司令收刮民脂民膏、铺张无度的证据干啥都看你不顺眼,想尽办法挑刺儿,这就是某些文人嘴炮们的德行。

    银安殿侧门大开,十余名空着手的卫士不丁不八,站在门外戒备,总理秘书李子龙正在廊前等候,侧房和东西翼楼未撤走的工作人员也在窗口、门口往这边着急观望。众目睽睽下,叶云彪走到廊前对着李子龙微微鞠躬道:“学生代表七人已带到。”

    李子龙回礼,礼毕后扫了这七名学生一眼,尤其是将身材高大的傅斯年好生打量了,这才向这七人拱手说道:“诸位抱歉了,还请先查验一下有无利器在身吧。”

    他这边说,身后的两个卫士便想上前。如此架势段锡朋正要大斥时,里面一个声音传了出来:“不必如此了,请他们进来吧。”

    此话一说,本想搜身的李子龙只好作罢,但叶云彪见此却带着数名卫士先进去了。傅斯年知道刚才说话那人就是杨竟成。他脸上讪笑了一下,强制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思维压制,又在心中默念了几个‘静’字后,这才移步跟着李子龙进了银安殿。

    王府毕竟是王府。银安殿虽没有修缮,可在绚丽油彩的映衬下,明堂内透出的皇家威仪还是让几个学生心头一震。毫无间隔的正殿内,大中华国总理杨竟成坐在明堂正中三格紫檀宝座上,他的身后是三面镂金屏风。身前则是一张宽大异常的书案。有些让人诧异的是:书案虽大,可上面的文书却不多。

    书案如此,明堂上方的横匾则更加怪异,上头不是忧国忧民、修身养性的词儿,只书了‘善恶轮回’四个大字;目光再落到书案,杨竟成手上沾染着不少墨迹,他像是刚刚处理完公务,对学生游行并冲入总理府毫不惊讶。不过再看站在他身后、神色紧张的商部尚书杜亚泉,这种不惊讶又似乎是刻意装出来的。

    “北大学生傅斯年代表京城各校呈请总理收回学部尚书任命之成命,再次任命蔡孑民大人为学部尚书。蔡大人为我国之教育。竭尽心力、含辛茹苦,从前清起,花费十数年心血方才有今日学界之盛况。前令舍蔡大人而不用,全国学界都莫名愤慨,学生等冒天下之大不韪,只为求一个公正……”

    傅斯年递上万言书开始陈情的时候,杨锐心里只发笑。因为再怎么刺头的人,说起这一套官场辞令,气势上就弱上了几分,难怪朱元璋那家伙会弄出八股文。暴烈之人一旦用脑子思考辞令。情绪就会冷却,勇气更会消退。正所谓一旦理智,便忖得失,一算得失。即生畏惧。

    然而只凭傅斯年这种人,学生们是冲不到这里的。就在杨锐心中暗笑时,代表中的段锡朋忽然喝道:“孟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