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绸缪(第2/4页)  清末英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种生老病死都可以不出厂门的国企。当然,这只是臆想,行不行还不知道呢。

    杨锐想到怎么弄都未必稳妥,叹道:“要是哪里有反贼就好了。把他们拉来做工,就万无一失了。”

    钟观光对此更不同意,说道:“反贼比百姓更不可靠,他们见到工厂造的是枪炮,那还得了,混得熟了必定会把枪炮拉走然后另立山头做山大王。我看,还是陆行那边的童工好用,特别那些已经读了一年书的,要是……”

    钟观光还没说完,杨锐就不同意了。“不行,那些都是当种子用的。我要是同意,小徐也要跟你急。前次马邦德不是说在临江帽儿山有一帮子六合拳还是义和拳吗,他们现在已经不造反了,只想安稳过日子,我可以派人去联络联络看,要是能谈得来就把他们拉过来吧。”

    钟观光见学生无望,也就只好同意了。

    翌日拂晓,辽阳城外炮声隆隆,久候不至的辽阳会战开始了,日军调集十三万人进攻俄军二十四万多人坚守的辽阳。战时一开,杨锐就收到了辽阳城内发来的电报,高兴的不得了,看来历史还是按照原有的轨迹在走,自己之前的担心还是多余了,他唤醒正在酣睡的钟观光道:“日俄开打了。”

    钟观光一脸迷糊,问道:“他们开打我们也管不上啊,竟成你这是……?”

    杨锐早上收到这电报先是高兴,后又开始惆怅,日俄两军到明年几战打下来就是弱兵也变成强兵了。战后签订合约之后,俄国内乱不止,再加上其势力范围不在通化一代,可以不将其当作重点,而战后日军因为胜利而士气高涨,到时候说不定就会拿自己开刀,想来半天还是觉得要未雨绸缪,多造些炮弹再说。

    杨锐没管他脑子迷糊,只说道:“日俄战事一了。我怕他们就要拿我们开刀啊,在这之前,我们还是要多造些迫击炮,多存些弹药,真要是打起来我估计安东那边什么都运不进来。”

    钟观光见杨锐说的严重,立马坐起身来,道:“那我马上回通化。马上安排先建弹药厂。”说罢就要起身。

    杨锐一把拉着他道:“不是让你现在去通化,而是我们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硫酸厂和合成氨厂,不然,日本人一旦封锁港口,炸药没有办法自给。还有你,要尽快去德国学化学。上次吕特说可以给你开推荐信到柏林大学,你要学成那么就可以回来建这些工厂了。哎,我以前学习的时候很不认真,半桶水是没有指望了。”

    听到杨锐是让自己去德国,钟观光道:“德国我早就想去,可是我走了之后,通化这边如何是好。就是找人接手也难啊。”随着计划的实施,通化这边的摊子越铺越大,贸然换人很不方便。

    “你说的也是。哎,我们还是人才太少了。”杨锐想到现状,还是很苦恼的。第一批领导层就这么几个,本来还想去东京挖些人来,谁知道就那边就成立华兴会搞起义去了。不过幸好,后面的人才有教育会和工厂的童工培养体系还是可以接的上。

    杨锐正想间。钟观光道:“竟成,还是把汪允宗调过来吧。他以前是学社的庶务,也是枚叔兄的同门师兄弟,人应该是可靠的。”

    别的不说,钟观光一说到汪允宗是章太炎的同门,杨锐就好笑。这汪允宗本是爱国学社的总帐房,负责全校师生的后勤事宜。处事还算是扎实些的,只不过他虽和章太炎是同门但关系并不佳,自己接济不上的时候,章太炎问其借钱借条上只写借银两元。蒋维乔见了便说,既然开可口,怎么只借两元?章太炎道,我和他只有两元的交情。

    杨锐道:“他还是算了吧。他和汪康年、吴保初那几个什么四公子走的太近了,上海花花世界待惯了的人,跑到这里来未必能呆的习惯的。再说,在通化不但要管理事务,还要对格物、化学有一定的了解,通化不比当初学社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