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汇报给子牙,并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作了请示。
得到他们的消息,子牙也批准了他们的行动计划,但因姚元兵重,喧宾夺主,必是心头大患,子牙乃让燃灯大师把西岐三千精兵分岔于南兵中,各司职责。
燃灯大师将西歧精兵与关上人马作了调整,改令姚元为先锋官,带上韦杵等人兵进三山关。
三山关里,九公正为女儿的事烦心,是呀,女大不由爷,究竟为她说上哪一户人家呢?这样的人家辱不辱没邓家的面子?
呵呵,让她自由恋爱,还是由爹娘做主?这是九公正在考虑的问题。没有从陈塘那里得到消息,他也没有其他主意可想。当闻听敌军来犯,已顾不得他再去多想,转而投身于紧急的军务,进入军事防备状态中。
呵呵,女儿事小,国事为大,暂且压下这事吧,且与诸将商议拒敌之策。
各位,这是西岐南扩的第一仗,以少胜多的占有了三水关,其间的整顿也要多天,我们趁此机会,把镜头回到陈塘关李靖处,看他近况如何了?
李靖在陈塘也正处于为难之境,他的面前摆着三份简贴,第一份是三山关邓九公的求援帖,备言那里的战况详细,还在简末透露,三山关新得了一位高手,他是蝉玉的救命恩人,而且还与她比较说得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直把李靖看的莫名其妙,三山关增添高手替你高兴就是,干嘛要告诉我?还有“你把这等私事告知一外人,是不是脸上光彩?”
忽又一想,邓九公也不是无聊的人,把这个事告诉这里,必是有所指,于是,他就把信简与大公子、二公子看了,二公子倒无所谓,大公子看过后,脸色却极为难看,坐在那里默默不语。
李靖案前摆放的第二份简贴乃是东伯侯姜文焕差人送来的,但观其文为:
吾(东伯侯)欲借道陈塘,因不忍此地生灵涂炭,特于陈塘关主李靖兄商磋,关主雅安,方今天下昏王无道,挖虿池,造高台,诛妻灭子,烙首辅,醢大臣,任佞臣为亲,塞忠言之路,引天下群雄四起,慷慨为义,本侯爷应天命,顺民意,起仁义之师,历经七载,游魂关终为所得,克日起大军将强渡黄河,朝歌必在彀中,今我军到此,愿能得卿相助,他日成功,决不相忘。
各位,东伯侯虽打下了游魂关,却没有贸然渡河,他也怕孤军深入后,腹背受敌,陈塘李靖正是他所顾虑之一,所以,这一会他没有急于渡黄河,倒向李靖求助来了。
看着这份简贴,李靖陷入了沉思,与石大娘的那场争斗还没有完,虽说以敖广兄弟的失败告终。但是,取得的胜利只是暂时,一但费仲飞廉等在朝中没有了对手,能把这个事情忘了?
近来,朝中接连出了变故,先是比干丞相枉死,后是武成王黄飞虎反了朝歌,因而,陈塘要想翻案,在朝中是一点指望都没有了,尤浑费仲遍结党羽。敖家兄弟得这个机会,岂能善罢甘休?
啊,他们一定会把前些年的事翻出来,那可不是小事,杀钦差的罪行足够灭门。
应该给自己留下退路,结识这等大诸侯,但是,东伯侯姜文焕并不是陈塘所能依持的,他苦战多年,兵力已经大为减弱,哪里还能照顾到我们?他要有能力,也不会到这里求助,也不会在夺下游魂关后,大军就停滞不前了?
各位,莫怪李靖想的多,这将关系李家今后的前途。
想那许多后,李靖就把目光飘向书案上的第三份信简,这是燃灯师傅派人送来的,里面详细介绍了西岐和武王姬发的情况。而且,他们的兵马已至三山关前,希望能得到李靖助一臂之力。
这信简是这么写的。
陈塘关主李靖弟台鉴,为师引兵南疆,经三山关,因感九公忠肝义胆,不忍强伤,特来与弟相商,并禀知西歧武王的景况,弟台当知,武王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