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回:三山关张山伤命 陈塘关石矶护短(第4/6页)  商周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一了,还到三山关来吧,我会安排一个好职位给你们的。”

    邓元帅既是如此说,两位公子也就不好多说,辞谢了他后,就上马扬鞭而走。

    闻听李公子走了,婵玉不免惆怅。他虽没有对她表过态,但是她知道,他们在一起应该会有共同语言的。

    少女的心被李大公子折服,却又不敢有所表露,待他走了,就借着月色,仰望着西北,盼着哪一日,那白马白衣还会前来。

    这一等也就是多天,却依然无消息,婵玉的心发渐渐的发凉了,啊,他是如此不守信的人,忘了也罢。

    各位,婵玉在苦等北方的音讯时候,南方却又传来鄂顺亲征的消息,婵玉姑娘只得暂将一颗芳心封起,投入到紧张的局势中。呵呵,战场上的事提起来话题实在是多,且把这个话暂留着,以后再提。

    各位,我们且看李公子回家后又经历了什么事?他怎么就忘了这里?

    原来,李氏兄弟回家见了李靖,备言了事情的经过,李靖像重新认识他们似的,细细端详两个儿子,真没想到,在家本是闯祸的菩萨,出去就能变了样,立了这么大的功劳?

    他心中欣慰。但又怕过分的夸赞会助长他们骄傲的情趣。

    此时,幺奴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人虽巨壮,心眼却不足,上一次闯的祸到现在还没有收场,一但过于夸奖,使他飘飘然的不知所以,必是不利他的成长。

    想到这里,李靖想着对他们弟兄俩还要加以磨练。因而,他就决定把幺奴仍然送到师傅太乙那里,多加磨练。

    各位,关于幺奴的师傅太乙道长,本书又有话说,且听着,离陈塘关四十里,有一栖霞山,山中有道观,名为金光观,主持号太乙,太乙道人就是姜子牙的同门道兄,不过,他和子牙修习的科目不尽相同,如同现在的学生分班,文科理科,元始天尊亦把门下弟子按资质分为道宗与武宗,子牙体弱,习的是道宗,太乙则习的是武宗,哈哈,各位不要笑,这也是本书说理方便想出来的,当然,由此也可见元始天尊非同一般,三千多年前他即有如此的教育手段。

    且说太乙在武宗这支亦是佼类拔翠,辞师以后,他就来到了这里,乾元山,不过是依着一个山洞,金光洞,成立了一个武馆,开始收习门徒,渐渐的有了名气,就把地盘扩大,后来就盖了道观。

    成了气候以后,太乙也把原来山洞的名称和所在的山名乾元山金光洞改了,乾元山改为了栖霞山,金光洞经过扩建改为金光观,意思是使道宗向霞光那样万里披盖。

    陈塘关东北有一地叫做海西,海西有一位小候爷,名叫敖龙,这敖龙的母亲本姓石,说起她却大有来头,各位,关于她年轻时的故事,本书第三部中关于通天道人一节还会提到,这里从略。

    敖龙的父亲本无子嗣,看看这一生就要走完了,却来了福气,年老时,门前来了一位美女,看到了他,居然不走了,或是看上了他的财,或是看上了他的势,总之,美人就跟了他,他就娶她作了如夫人,他体态虽隆肿,爱心却不减,对如花似玉的小夫人十分爱惜,天不该他绝后,当年,如夫人就有了喜讯,三五年间,如夫人为他养了一大趟孩子,俗话说,一娘生九子,九子不相同,儿子多了,秉性各异,老侯爷对其他孩子并不怎么喜欢,最喜欢的还是长子敖龙。

    其时,老侯爷家还住着一位表亲,这位表亲名叫飞廉,本是识些字的,家境破落,沦落到此,按说,他和老侯爷属于远房表亲,本是八杆子打不着的远亲,但老侯爷年老,再者图他能帮着作些事,管个帐,也就收留了他,却不想他和如夫人相识后,竟是搅在一起,老侯爷已是无能为,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任他们去混了,为能拢着他,把家管好,以便传下去。老侯爷忍气吞声,甘愿戴绿帽。

    可叹天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