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回:姜王后含冤升天 二将军反出朝歌(第2/6页)  商周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当时,黄妃,杨妃,苏妃及其宫中众多美人也都前来,行刑前,黄妃曾劝姜后:

    “姐姐,大王如此,必是受人恿惑,一时失了心智,现在和他辨也无用,你且忍一时之冤屈,就招了罢。虽是屈在了冷宫,却可保一时性命,待以后东伯侯父子前来,或可救姐姐。”

    王后对黄妃道:“妹妹,你有所不知,姐姐实在是冤枉的,我有什么招,又怎么能招?妹妹,我父亲乃天下四大诸侯之首,官至极品,我又执掌中宫,我子乃当朝太子,一朝登基,我身为太后,配享太庙,岂能做此糊涂之事?况且天下诸侯,又非在我父亲一人节制之下?即便我父欺君惘上,侥幸得了天下,他能令他的女儿坐在太后位,享祭太庙吗?又怎么能将位传给外甥孙,得承大祧?假使其他诸侯不服,齐来问罪,又如何得以保全?贤妃明察。”

    这话丝丝扣理,一点不乱。是啊,今后王太子即王位,母凭子荣,姜王后生叛乱之心是万万不能。

    黄娘娘已知道姜王后确是受了冤枉,心中也就如刀割般绞痛,见姜后此话一说,把退路都已封闭,只有默默无语,站于另一旁,杨贵妃因为与姜王后感情最密切,欲宽慰她,喊了一声王后娘娘,就难以再说,哽咽之后就说:“娘娘,你不要糊涂,当为太子们着想,保全性命要紧。”

    看杨贵妃流泪,姜王后将手拭上去,阻止着她,对她言道:“杨妹妹,你我相处,感情深厚,我招此不测,岂能糊涂应招,若是不招,今只怕死难幸免,这也罢了,只可怜我那两孩儿,少不更事,我一旦去了,他们必将无有依靠,妹妹,我实是不舍。望妹妹能拉牵他们一把,待其稍大以后,或可为母洗冤。今日大王为侫臣所痹,心智全无,望妹妹在百年之后,扶我儿继承大统,我去的也安心,也就再无挂念,妹妹,这一切多烦你了,希望你不要拒绝,妹妹,你应了,姐姐先给你叩头,啊,谢了。”

    说完,姜王后含泪而拜,杨妃亦呜呜咽咽,对拜不已,嘤嘤喑喑,点头应声。

    “王后娘娘,啊,姜姐姐,你放心,不要想的那么坏,大王不会对你怎么样的,啊,你不要这样,我会照料好两位小王子的。”

    得了她的话,姜王后甚为欣慰,乃嘱咐杨妃道:“妹妹,你切莫让我儿知道今日事情真情,我一生敬守礼仪,怎可做此大劣不道败坏纲常,令父母含羞宗庙不容的事?这是贼人栽赖,欲陷我于不义,使天下万民来咒骂,使父母双亲而含恨,向他二老脸上抹黑,妹妹,我倒是得罪了何人?腰施如此手段陷害。今日,我是万无招认的道理,啊,杨妹妹,你在我儿面前要替隐瞒,一但使我儿知道我的冤屈,他青春年少,性情上来,必生事端,使他不能安居在储君之位,这或也是那班贼人所想,妹妹,若是牵连了无辜小儿,我心何忍?妹妹,此事断不能让我父母知道,他们怜悯儿女,或可作下不义之举,做不忠不考的奸臣,留下恶名千载,我心又怎么能安静呀?妹妹呀!我遭此报应,必是前生作下蘖债,今生要来偿还,妹妹,就是那千刀万剐,我亦是不认这万年骂名。”

    姜王后言语凄惨,泪如雨下。令相看的人心痛不已,苏妃虽然受王后责难过,但毕竟年少,小孩子家似的,心里毫无记恨,今见姜王后如此,吓得是魂不附体,欲待安慰,喉舌难开,只是暗暗替姜后抹泪。

    妲己进来的时候,姜后也看见了她,这会见她这样,就对她说道:“苏妹妹,你初入宫时,姐姐曾对你的严格,请你切莫记恨。”

    苏妃只是点头,莫有应语。

    姜王后泪泣满面,为此冤屈所含,体内真气淤积,此时,她已经难分那里是东,那里是西了?哭哭啼啼的声音不免传了出去。

    纣王在外间等了许久,也不见黄贵妃将姜王后的屈词取来,乃大喝一声:“不要和那贱人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