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回叉杵相逢在边关少女情思亦着颜(第4/5页)  商周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可不要反悔。”

    幺奴有一句口头禅,叫:“糗,那怕那。”意思是我不怕你。你也不必怕我,当时他就答了韦杵一句,道:“糗,那怕那,明日就明日,看我怎么来收拾你?”

    二人今日这一战,两军中的将官和兵士就传开了,“呀,哥哥,那可不得了,韦杵虽是厉害,奴叉也厉害呀。”

    韦和幺奴打斗,那些兵士看的眼花缭乱,这个说,“哥哥,韦的杵上下翻飞,犹如苍龙飞舞,降魔除劣,真是世间少有。”那个就说,“兄弟,幺奴的叉,也真是闹害,舞起来连人影都不见了,看起来就像七八只手同时舞起来,他那身体就像几个头在晃动。”

    那些参战的士兵,一个传一个,传闻到最后就越来越神,他们说,韦的杵,那就是降魔的杵,实在是太厉害。奴的叉,那是真正的闹害,世间真是少有。

    呵呵,各位,书到这里,且容我来解释一下,这闹害一词,准确产生的年代已不详,但直到今天我们这里还在用,如果那一家小孩脾气不好,别人就会说,“吆,你家下孩多闹害。”意思就是说他脾气厉害,不好管教。

    总之,关于奴叉闹害的传闻,到最后就越传越玄了,直到明朝,许仲琳老先生写封神榜时,传闻已变了多少版本,你想呀,三千年前,在那个时侯,关于这类的事件,什么记录都没有,许老先生只听闻什么奴叉闹害,就以为这是什么东西,他再也想不到这是指一个少年人的本领高强,他只是依着自己的想象,按自己的主意,凭空想象一个叫哪吒的人来大闹东海,其实,这是他故作高明了,他挖空心思,搭上了龙王三太子敖丙的性命,本以为这样,就可把奴叉闹害的事情完全了。

    唉,他这是差了,有了错误,当然,他的错误还不止这些,例如韦杵,他又是怎么写的?他写到韦杵时,就说这是韦护,手里持着的是降魔杵,于是,他就在这上面加以妖魔化。所以,这故事传到后来,韦护也就成了韦陀,成了佛教守护神之一。

    各位,关于本书以上所说,也许会有人持相反的意见,持不同的观点,哈哈,这是可以谅解的,毕竟争鸣越多是越好,只有争鸣才有进步嘛。

    在这里,为了释疑,黑夜先生再把他这样说的缘由解说一下,在上古,或在商周时期,人名以单字为多,虽深奥但也简单,像尧,舜,禹等等,当然,这无论是他自己起的,还是后世追封的,总之,单字符合当时的国情,适合所有人的记忆。

    历史自是不断的发展,到了商朝或又是一回事,但祖训是有的,以单字为名也是大多人的愿望,简单又易为大多人的接受。像帝乙,帝甲这些人物,名字简单极了,就叫甲或乙。

    或有人会堵黑夜先生的嘴,他书中这么多人名,怎么多是双字,三字,甚至四字。嘿嘿,这不是写小说给大家看吗,如果书中都是单一的人名,大家哪能分得清?在这里,为了把故事写下去,我在下面就把韦称着韦杵或韦,幺奴或是称作奴叉了。各位,所有这些,下面不再一一解释了。

    呵呵,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却说韦杵回营,元帅张山难免有点抱怨,语气也强硬,“大胆韦杵,双方为敌,战场上你死我活,那有停下歇息闲谈的?”

    韦杵道:“元帅,你莫恼,这是我上战场以来打的最痛快一仗,那小子倒是好武艺,明日当还和他再战几百回合。”

    他的言语中倒有点相惜之意,有那偏将焦龙,焦虎就说:“元帅,不可,不能再让他如此胡来,他门这样打下去,三山关要到哪天才能打下来?我们现在是攻关要紧,不能给他如此拖拉,明日趁他二人打起来之际,不如我等一拥而上,仗着人多势众,强行夺关,早日完成南王的霸业。”

    元帅张山点头同意。“好,不错,此事就交给你兄弟去做准备。”

    李氏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