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7章 赵母骂子(第1/2页)  三国之袁家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袁旭令人给赵云带了回信。

    信上写着八个字——有惊有险,不可妄动。

    “兄长”赵云捏着信半晌无言,赵艺问道“公子如何?”

    “只回了八个字。”赵云把信递给他。

    看了书信,赵艺道“公子不欲兄长涉险,此事不如作罢。”

    “刘备投了袁家却暗中招兵买马,其心可诛!”赵云道“此人有枭雄之相,早晚必成大器。公子来日征伐天下,与之定有厮杀。他既有意招揽,某前往投效,未与公子作对之时尚且是个助力。一旦同公子争锋某定斩他!”

    “兄长之心弟知悉。”赵艺道“他人却无从理解。”

    “因何?”赵云愕然。

    “换做他人如此,兄长作何感想?”

    赵云默然。

    换做别人如此,他也会有各种猜测。

    袁旭并未见疑,只是担心他的安危,赵云心底也很不是滋味。

    “老母身在蓬莱”赵云道“某即便有异心,又怎敢妄动?”

    赵艺道“老母年事已高,终有一天舍我兄弟而去。届时兄长于蓬莱有何眷恋?所谓日久生恩,追随刘备久了,得他恩宠过多,可否会背弃公子?”

    “你也如此看某?”

    “弟深知兄长,只请顾及他人所想。”

    “某再修书一封。”赵云道“有此书信,把柄全在公子之手。彼欲置某死地,直如探囊取物!”

    “兄长之意已决。某甚也是无用。”赵艺道“只请多加顾惜,莫惹得公子也见疑方可。”

    赵云默然。取出丝绢与笔,挥笔写出一封书信。

    书信送到白马。袁旭看了之后半晌无言。

    “赵云一心投效刘备,不知他究竟作何想法!”看了书信,马义愤然道“公子莫非由他如此?”

    “子龙与刘备乃是素识。”袁旭道“他深知刘备为人,某信他不会真10101010,一心投效。”

    “时日久远,谁又的准?”

    “连番传来书信,若某不允便是见疑。”袁旭道“子龙果真有心投效刘备,只须弃某而去便可,因何又要书信连连?”

    “某是不信他。”马义道“公子也须谨慎些方可。”

    袁旭想了片刻,取出纸笔。给赵云回了封书信。

    将回信递给马义,袁旭道“令人送回邺城,告知子龙,可留于刘备身边,若非必要万勿妄动!”

    接过书信,马义满脸不快的道“公子也忒大度,竟容得此事。”

    袁旭没有吭声。

    出于本心,他也不肯赵云投到刘备帐下。

    可赵云既是提出计策,而且连续写信前来。若不允他便是见疑。

    不问将来如何,眼下他能做的抉择只有一个。

    答应赵云所请!

    赵云做的决定,甚至超出赵艺预料。

    他不敢隐瞒此事,派出人手将消息传回蓬莱岛。

    得知此事。甄宓也不敢怠慢,依着赵艺建议,赶忙告知赵云之母。

    赵云离开蓬莱。乃是奉了母命前去相助袁旭。

    从甄宓口中得知赵云打算投到刘备帐下,赵母顿时怒火中烧。

    拐杖杵着地。气愤的用力磕着,赵母骂道“公子待我母子恩重如山。逆子如此,要老妇有何脸面苟活于世?”

    “老夫人息怒。”赵母暴怒,甄宓劝道“刘备投了袁家却暗中招兵买马。子龙将军发觉其心有异,做出如此决断。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夫人与公子太过良善!”老夫人道“非老妇不信我儿,落入别家碗里的饭儿,还能扒拉的回来?”

    “公子与奴家都信得过子龙将军。”甄宓劝道“赵艺将军特意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