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 王忠嗣复职(第2/3页)  大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臣有一策,或可抽出兵力。”李林甫眉头一揿。

    “哦。何策?”李隆基大感兴趣。

    陈玄礼和太子李亨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李林甫身上。

    “陛下,臣以为,吐蕃一灭,大唐的疆域就会骤增万里,需要驻守的大军就会更多,因而眼下的五十四五万大军已经不够用了。再者,还要与大食大战,这兵力就更加不足。”李林甫大声道:“臣叩请陛下下旨,招蓦壮勇从军,大举扩军。”

    “嗯。”李隆基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眉头一挑,又道:“招蓦壮勇从军,扩大军队已是迫在眉睫了,此事不得不为。可是,河湟之地的驻守一定要精兵强将,一个不好,就要与大食开战,新招蓦的新军哪能与大食之军作战?”

    大食东征大军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哪是新招蓦之军所能抵挡,李隆基这话很有道理。

    “陛下英明。”李林甫赞颂一声,道:“臣以为,可以用新招蓦的壮勇换下精锐,把精锐派往河湟之地。”

    “妙!”陈玄礼和太子齐声赞叹。

    太子李亨与李林甫是死对头,却不得不承认,李林甫此计正是处理眼下局势的最佳之法。

    “对对对。”李隆基恍然,大声赞叹,一口气不知道说了多少个好字,道:“新蓦壮勇不堪大任,却可以用来镇守内地。他们一边镇守,一边训练,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成军。此事关系重大,立时进行,先招蓦十万壮勇从军,从各地抽调五万精锐赶去河湟之地。”

    “陛下,有兵不能无将,还要请陛下择一良将统兵。”陈玄礼提醒一句。

    光有精锐之军,没有良将统领,也不可能镇守河湟之地,这择将就成了必然之事。

    “陛下,吐蕃军报。”就在这时,高力士兴冲冲的进来,把一份军报呈给李隆基。

    “是好消息?”李隆基眉头一挑,快步上前,一把夺过来,展开一瞧,不由得大笑:“哈哈,天助大唐矣!天助大唐矣!”

    “陛下,可是拿下逻些了?”陈玄礼心急之事,脱口问道。

    “那还没有,却也差得不算远了。”李隆基笑呵呵的把手中军报一扬,声调很高,几乎是在歌唱:“逻些发生大火,把逻些化为废墟了。”

    “真的?”陈玄礼c李林甫c太子李亨三人的眼睛瞪得滚圆,如同牛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不会吧?上天如此助大唐?”

    李昌国他们采取的围城之策固然可以减少大量的伤亡,却是时间太长,若是逻些有足够的食物的话,坚持一年半载不是问题。此战要想早曰取胜,最重要的莫过于减少城里的食物,这场大火就做到了,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哪有如此美事,更是砸到头上的美事。

    “这种美事,朕也难以置信,不过,朕相信李昌国他们不会乱报,他们说是真的,肯定就是真的。”李隆基说经过说了,叹口气道:“这几个崽子,怎么不写得详尽些。”

    “陛下,这已经够详尽了。”李林甫笑着为李昌国他们分辩一句道:“他们处理此事极是有力,要不然的话,逻些顶多烧掉一半。”

    “是啊。这几个崽子虽然卖关子有一手,处理此等事却是不凡,吐蕃坚持不了多少时间了。”李隆基重重点头,很是欣慰。

    “陛下,西域军报。”高力士捧着一份军报,快步过来,呈给李隆基。

    “不好。”李隆基一把夺过,展开一瞧,脸上的喜悦荡然无存:“西域很危急。四十余万大食大军进入西域,高仙芝他们被团团围困。”

    虽然这种事早在意料之中,陈玄礼c李林甫和太子李亨仍是直发愣。

    “河湟之地的守卫必须要加强。”李隆基双眉一立:“唯有如此,才能防止大食东进。”

    “陛下,臣举荐安禄山为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