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第2/3页)  大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这说法。

    “至于冷这事,可以生起火堆,将士们偎着火堆而卧,能减轻一些。”李昌国接着道。

    “生火取暖,是能减轻寒冷。可是,这还不够。”李亨眉头一挑,笑道:“有了,先去军器监,我们再去见父皇,解决这事。”

    “太子有何妙计?”李昌国有些想不明白了。

    “嘿嘿!”太子李亨一阵不怀好意的笑道:“你李昌国也有想不明白的时候?你等着瞧就是,这事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的,让将士们不挨冻。走,军器监。”

    李昌国虽然很想问个明白,然而李亨不愿说,李昌国也就只好不问了,三人赶去军器监。

    到了军器监,太子李亨下令,一众良工前来,足足上百人,李亨把睡袋往他们面前一扔,问道:“能不能做出来?”

    这些工匠是唐朝的顶尖科技力量,他们把睡袋一通检视,个个眼睛放光,笑道:“如此巧思,真是让人想不到。”

    王维挺了挺胸脯,颇有些得意。

    然而,他的得意之情很快就不复存在了,只听一众工匠七嘴八舌的指责:“这是哪个劣等工匠做的?如此拙劣。若是给我们做的话,会更经折腾,更轻便。”

    “如此说来,你们能做了?能不能做得更加暖和?”保暖是重中之重,李昌国大声问道。

    “更暖和这事,我们没多大成算。”有工匠迟疑一阵回答。

    “也不是不可以,若是有狐皮的话,自然能更保暖。”有工匠出主意。

    在唐朝,没有棉花c没有天鹅绒这些保暖材料,狐皮是顶级保暖材料了。据传,极品狐裘可以化雪于三尺之外,穿一件狐裘跟揣着个小太阳似的。

    “这事就不用了,你们做得更结实,更轻便,更方便就成。”李亨冲工匠们一挥手,带着李昌国和王维快步离去。

    “太子,若是有狐皮”狐皮轻便,还很保暖,这很重要,李昌国忙提醒李亨。

    “与其把狐皮用在那里,不如一人一件狐裘。”李亨笑着解释道:“你想啊,用在便榻里,只能睡觉暖和。若是做成狐裘,穿在身上,行军的时候很暖和,睡觉的时候可以用做被褥,这不是两全其美么?”

    这主意不错,不过,李昌国却是惊讶不已:“太子,这是数千将士出征,需要的狐裘有好几千呢?大唐能有这么多?”

    李亨大气的挥挥手,笑道:“若是无杂色,能化雪于三尺外的狐裘,大唐没几件。可是,不管色彩,只要暖和,这样的狐裘,八千一万,大唐还拿得出来。”

    “谢太子!”李昌国大是欢喜,有了狐裘,将士们行军不用挨冻了,有了睡袋,睡觉也不用挨冻了,这是大好事。

    只要解决了御寒,就能保证将士们的体力,这胜算就大多了。

    三人见到李隆基,李亨把事儿一说,李隆基大是欢喜,少有的把李亨夸赞了一通。

    李隆基雄材大略,对他的儿子们很不满意,不得不从筷子里挑旗杆,矮子里面找高个,立了李亨为太子。李亨这个太子很少有出采的时候,这次却是出采了,听了李隆基的夸奖之词,浑身轻飘飘的,仿佛在云端似的。

    对睡袋一事,李隆基既是好奇,又是赞赏,准了王维的请求,允他从军。

    王维欢喜不已,恨不得放声歌唱了。

    接下来的事,就很好办了,先是试制了几个睡袋,李昌国体验之后,大是满意,除了保暖一事没什么提升以外,在耐用c轻便c方便上都有提升。即使多一个睡袋,也增加不了几斤重量,这对极需节省体力的将士们来说,是无上福音。

    李昌国穿上狐裘体验,就暖和多了,虽然比起暖榻还是有差距,却也差得不太多。只要生起火堆,就能更进一步,李昌国大是放心。

    睡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