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李昌国再定计(第2/3页)  大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能越过的话,也没什么。因为来春一战,吐蕃必然是起倾国之兵与大唐一战,吐蕃战败,其实力大降,数十年难以恢复,对大唐没什么威胁了,大唐就可以集中兵马钱粮与大食争锋。”

    “是呀!”众将点头附和。

    若只是丢了石堡城,墀德祖赞很可能不会再起大军与唐朝大战。石堡城虽然重要,不过是前出河湟之地的门户罢了,丢了石堡城,大不了不去河湟之地。

    大非川丢了,问题大就了,对于吐蕃来说,无异于天塌了,吐蕃一定会起倾国之兵前来大战一场,要夺回大非川,这就给了唐朝机会。只要把吐蕃的军队解决掉,吐蕃数十年难以恢复,唐朝的西北边境就有一段非常长的安宁时期。

    无论如何,三二十年的安宁期是有的,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唐朝来说足够了,完全可以在中亚与大食一决雌雄。

    “我的下策便是,我们可以在击败吐蕃以后,实行离间计,让吐蕃分裂。”李昌国一语刚落点,引来一片赞叹声。

    “妙!妙!好谋划!”

    众将恍然,齐声赞扬。

    “哈哈!”众将太过欢喜,又是一阵畅笑声。

    “此计大妙!”李白眼中精光暴射,道:“前朝分裂突厥,不就是如此么?大军邀击于外,离间于内,突厥最后分裂成东西两部,彼此仇视,厮杀,给了前朝和大唐机会,方才击败c灭掉突厥。”

    隋朝分裂突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采取的办法就是隋朝大军攻于外,离间计行于内,突厥最后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之间仇杀不断,大战不断,隋朝左右逢源。

    唐朝能够灭掉突厥,就是承这一计策的遗惠。若是隋朝没有把突厥分裂的话,唐朝灭突厥之路会更加漫长,更加困难。

    “来春大战之后,吐蕃军队被歼灭,内部必然是矛盾重重,彼此指责仇视,正是大唐行离间计的良机。”郭子仪虎目中精光暴射,剖析道:“大唐可以效前朝分裂突厥之计,扶弱抑强,让吐蕃彼此去厮杀。”

    隋朝分裂突厥,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计谋,就是扶弱抑强,谁弱小我就扶助谁,谁强大我就打击谁,就这样,使得突厥始终处于均势,谁也奈何不了谁,彼此仇杀百年,给了唐朝以可趁之机。

    若这一计策用于吐蕃的话,可以想象得到,吐蕃各部之间谁也奈何不得谁,最后一定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到那时,弱小的吐蕃部族就会请求大唐出兵相助,大唐就可以一举越过积石山,把吐蕃各部全部歼灭,一举而收吐蕃万里疆域!”李昌国声调略高。

    吐蕃分裂后,各部彼此厮杀,必然会有部族请求唐朝出兵相助,唐军就有机会越过积石山。唐军只要过了积石山,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了,那是唐军纵横驰的时候,吐蕃也就成了囊中物。

    “妙!妙!妙!”

    众将一个劲的赞扬,一口气不知道说了多少个“妙”字。

    众将欢喜难言,有人放声歌唱,有人蹦跳,仿佛此计已经成功了似的。

    “此计虽妙,却是有一个缺陷,就是时间太长,没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难以见效。甚至,还有可能时间更长。”李光弼眉头一挑,沉吟着道。

    “要不然,怎么会叫下策呢?”李昌国重重点头,很是赞赏李光弼的剖析。

    此计的可行姓非常高,不说十成把握,至少有九成的可行姓。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的时间太长了,十几二十年能见效已经很不错了,说不定要数十上百年的时间。

    “上策呢?”众将齐声问来,声响若雷,个个眼睛瞪得象铜铃,死盯着李昌国。

    “上策事关重大,越少人知道越是好。”李昌国扫视一眼众将,缓缓道来。

    “大帅,监军,末将去巡视营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