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下)(第2/3页)  大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蕃狗全灭了!一定要灭了!”

    “灭尽吐蕃狗!”

    众将齐声吼来,地动山摇,很有气势,差点把帅帐给掀飞了。

    人人眼球充血,恨不得立即出兵。

    哥舒翰皱着眉头没有说话,李昌国抿着嘴唇没说任何表示,李白c郭子仪c李光弼他们都是静静的坐着,没有插话。

    “大帅,难道吐蕃狗不当灭?”李晟一看情形不对,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道。

    “吐蕃狗当灭!”李昌国c哥舒翰c李白郭子仪c李光弼他们异口同声的道来,整齐划一,跟训练好似的。

    “那还用再说么?出兵啊!”李晟不住搓手,眼中精光暴射:“末将请命打头阵,一定要攻下逻些!”

    “攻下逻些!”

    众将跟着大吼,恨不得立时兵临逻些城下。

    “不是吐蕃该不该灭,而是如何灭吐蕃!”李昌国见众将没有明白过来,提醒一句道:“吐蕃一百二十个该灭!可是,我们要用何种手段灭吐蕃?”

    这话说到哥舒翰c郭子仪c李白c李光弼他们心里去了,重重点头,大为赞赏。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众将异口同声的道:“我们只管打仗,如何打,那是大帅和监军的事儿。”

    他们竟然撂挑子,李昌国有些意外,摇摇头,道:“李翰林高才八斗,学富五车,还是李翰林来说说要灭吐蕃的难处吧。”

    李白的才名满天下,众将尽皆敬仰,齐声道:“请李翰林赐教。”

    “言重了,赐教不敢,说点我的看法。”李白挥手,眉头一拧,开始剖析起来:“吐蕃当灭,却难灭!原因何在?且听我细细道来!”

    李白的见解很是难得,众将竖起耳朵,凝神细听,生怕错过一个字。

    “吐蕃最难灭的就是积石山横在前面,大军难以越过。”

    李白的声调略微提高,道:“在秦汉之际,盘踞这里的异族叫羌,曾经对河湟之地构成巨大的威胁。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羌大举用兵,想把羌灭了,然而羌依仗高山密林与秦军周旋,秦军虽然斩杀不少,却是难以连根拔起。”

    不论是羌,还是吐蕃,最大的依仗就是高山密林,众将微微点头,大为赞许。

    “当时,有一个叫翁仲的长人,身长八尺,力大无穷,在与羌的战争中威震羌,羌谈翁仲色变。秦始皇很赏识这员猛将,下令销锋镝,为翁仲铸成十二金人。”李白的学识很丰富,说了一个典故。

    “十二金人?那不是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而铸造的么?”

    “怎么又成了抗击羌人的名将?”

    众将读书不多,一脸的迷茫。

    秦始皇销锋镝,铸成十二金人,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事件,后人多加贬损,实际上那是为一员抗羌名将铸造的。

    流言蜚语误人也!

    “那些腐儒们不求甚解,多牵强附会!”李白嘴角一裂,颇有些不屑,接着道:“终秦一朝,羌人横行,西北不宁,难以解决。到了汉朝,羌患与匈奴之患是汉朝最大的两个边患。汉武穷一生之力,追入漠北,击破匈奴,方有余力征伐四夷,对羌大举用兵。这是一场历时数百年的战争,汉朝有胜有负,总的来说是胜多败少。汉宣时,名将赵充国一举打到积石山,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兵临积石山。”

    “第一个打到积石山的名将叫赵充国?”众将总算长见识了,咂吧着嘴巴,意犹未尽。

    李白不去管众将的嘀咕,接着道:“在当时,羌四分五裂,有很多部族,不象今曰之吐蕃,成为一统之国。赵充国思前想后,汉军不可能越过积石山追击,只能无奈班师。”

    微一停顿,声调转高,道:“如今,吐蕃一统,其实力比起汉代时的羌更加强大,大唐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