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地做人设、编剧本。
黎云还想要抗议,就听到手机叮咚叮咚地响个不停。
李叔从口袋里摸出了手机。
是他手机的消息提示音。
“是微博上的私信。”李叔说道,看了眼黎云,“是那位‘广场上的张先生’。”
牛海西?
黎云皱眉,“他又要做什么?”
“还是老样子,给我们介绍……顾客。”李叔一边阅读,一边吃惊地说道。他眼珠在眼眶里转动了几圈,好像是将一段话读了好几遍,才接受了其中的内容,“真的是顾客,给钱的。”
“他骗了人?”黎云凑了过去,也是借机和易心拉开了距离。
“不是骗人吧。他本来就是做这一行的,认识不少人。”李叔指了指手机屏幕,“喏,你看。他自己说的。也是人托人找到他,要给个有钱人看看。”
“认识不少人?”易心突然起了兴趣,和黎云、李叔凑到了一起。
黎云心中警铃大作。
“那正好问问他,有办法挂上北京那边的专家号吗?”易心二话不说,指挥起了李叔,又问尹士康,“那专家叫什么来着?”
尹士康乖乖走过来,在李叔的手机上写了名字。
“等等。你知道这人底细吗?”黎云反对。
他的反对完全无效。
李叔的手机已经落到了易心手上。
谁也不敢从易心手里抢东西。
易心已经将那条带着名字的消息发了出去。
※※※※※
俞丽将自己关在了一间公寓中。
这小公寓是很多年前她和乌经纬一起贷款买的老房子,面积只有四十多平,现在还保留了当时原状,家具都很简陋粗糙。
俞丽回忆着,这应该是他们两个买的第三套或是第四套房子。那时候他们的公司已经经营了一些年,只是他们做工程的,天南海北地跑,又时不时碰到款项拖欠的问题,手头的资金并不多,生活还是很节俭。当时公司接了个在枫城的项目,预期要做一年多,两人便买了这间小房,一方面自己住着,一方面权当投资。
不得不说,两人在地产投资上没什么眼光。枫城这么多年来房价有所上涨,却也没到两人买房时畅想的价位。不过两人这时候已经不在意这点房价了。这小房子也在夫妻两个分割财产的时候,被随意分到了俞丽名下。
俞丽还记得自己和乌经纬在这儿度过了一个春节。除夕的时候,他们给老家的父母和儿子打电话,讲了几个钟头。等到大年初一,两人又各自捏着手机,给生意上的朋友拜年,直打到手机发烫、电量用尽,都没完事。到了年初二,两人就又分头到处联系工人,哄着人尽快回来干活。
俞丽缩在狭窄的二人沙发上,有些出神地回忆从前。
她会选择这里,不是因为怀念,而是经过高人指点的。
那位高人听了她的情况,将她名下房产看了一遍,指了枫城,说这地方最安全。
俞丽也不知道这儿有什么安全的。
大概是小城市,人少,鬼也少吧。
俞丽想到此,觉得这房子冷清得吓人。整个公寓楼都没什么人气。
这不是她的主观感受。现实便是这老公寓如今根本没多少住户。枫城这些年发展不如意,年轻人大量流失,公寓住宅也就没了市场。
一墙之隔的那处小区就热闹一些,家家户户贴了春联、窗花,挂了红灯笼。那里的温度似乎也比这边高一些。
俞丽想到此,走到了窗边,俯视那近在咫尺的小区。
她突然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立刻紧张地一转头。
背后明明没有东西,但总有一道视线黏在她的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