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二零章 共效于飞(第2/3页)  三国第一强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很不好解释的要求。

    特别是蔡琰,这时代的文人对风骨是很在意的,抄袭、枪手都是很受唾弃的行为,不过,王羽现在已是骑虎难下了。

    其实想一想,如果临行赠言成为惯例,对军队的凝聚力和士气都是大有帮助的,同样也有助于提高将领的忠诚度和荣誉感,何乐而不为呢?

    唯一的麻烦,就是自己的储备有限,容易卡壳,不过,如果有一个好枪手帮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位娇妻无疑就是帮手的最佳人选。蔡琰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才女,貂婵从小也是熟读诗书,知识水平很高的,有二女帮忙,再加上自己记忆里那些断断续续,残缺不全的名句佳篇,何愁大事不成?

    只是貂婵容易说服,蔡琰却有些麻烦,王羽想了又想,最后想出了这么个歪招。准备趁着二女意乱情迷,迷迷糊糊的当口,直接敲定此事。

    “琰儿、婵儿,你们是答应了,还是答应了?无论你们怎么选,为夫都会尊重你们的选择。”

    “藤萝依草木,嫁夫须从夫,”含辞未吐,气若幽兰,欲语还休,娇靥含羞,蔡琰这一瞬间流露出的风情,让王羽心头猛地一震,差点就忘记了初衷,只是专注的投入到了不经意营造出的旖旎氛围之中。

    只听蔡琰轻轻说道:“夫君既有命,妾身自当无有不从。不过,如若夫君怜惜妾身,可否容妾身提出一个小的要求?”

    王羽微微一怔,这种时候提要求?琰儿也学坏了啊,这是跟哪个坏人学的呢?

    他顺势说道:“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为夫也有点小事,想请娘子们帮忙呢。”话一出口,却见二女猛然抬头,美眸中异彩连闪,显然被王羽习惯性的剽窃给吸引住了。

    “心有灵犀一点通?夫君说得真好呢,不知此句可有全篇,妾身能否一窥全貌?”蔡琰忘了害羞,满眼期待的看着王羽,问出了王羽最近时常听到,并且为之苦恼不已的一个问题……

    “是啊,夫君的诗篇,近来在领内流传甚广,连兖州、徐州都风传不已。据说旅居徐州的大儒郑玄见了夫君的诗篇后,也是赞不绝口,评价说:以文观人,夫君不是一味炫耀武力之人,胸中别有乾坤。因为这样,他还动了念,打算回青州看看,特别是要来书院观风。”

    貂婵从前由于环境所限,对诗词歌赋这一套倒是很有兴趣,自从跟王羽回了泰山,开始接触情报工作之后,她的一颗心就全都扑在了工作上,连感慨都是从大局方面考虑的。

    “听说濮阳名士边让对夫君的诗句也颇为推崇,其中虽然有张使君帮衬的功劳,但夫君的才华才是主因。边让在东郡既有影响力,若是夫君有暇,大可邀集各方名士,以文会友,即使不能因此而传檄定一方,对消除地方上的抵触情绪也是大有助益的。”

    以文会友?饶了哥吧。

    王羽心虚不已,貂婵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可实现的难度却不是一般的高。在汉朝,诗这种文学形式没有风行,并非汉朝人没文化,没才华,只是他们更重视比较实在的文和赋,诗只是作为娱乐之用,偶然为之罢了。

    自己的诗之所以被各方推崇,主要还是因为身份摆在这儿了。就像后世那些高官一样,只要权势到了,信手涂鸦两句,都会被奉若经典,何况自己抄的这些诗句,本就是千古名句呢?

    别说郑玄那种和老丈人蔡邕齐名的大儒了,就连眼前这二位娇妻,想要作诗的话,也是和喝水差不多自然,和这种人以文会友,那不是两句话就显了原形?

    “此事须容后再议。”眼见貂婵越说越起劲,王羽赶忙给她泼冷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为夫我的才学确实不怎么样,就是时不时的会有些灵感,写出一些佳句来。近日,我正为此而苦恼,这些佳句虽还不错,词意也在胸中,可就是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