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第3/4页)  三国第一强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

    说到打仗,太史慈眉飞色舞起来:“高句丽主力部队当场战死了五千多,余者皆溃,取得了大胜,公孙太守却不肯罢休,带着三千轻骑,长驱直入,一直追到了纥升骨城,破城之后,将那里搜刮一空,然后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纥升骨城是高句丽的王帐所在,算是都城了,公孙度防守反击,毁人国都,也算是扬威于域外了,王羽听的也是心潮澎湃。

    “高句丽人被打怕了,待辽东退兵之后,都不敢回老家,而是向东移了两百里,又建了个城,叫丸都的……高句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了,公孙太守却不肯罢休。年初的时候,乌丸人趁着白马将军去洛阳勤王,蠢蠢欲动,大军离了白狼山,想去幽州搅事,结果……”

    太史慈一脸的幸灾乐祸,“被公孙太守来了个黄雀在后,直接抄了他的老窝,也是一个鸡犬不留,烧成白地,听说丘力居那老货一听到消息就口吐白沫的昏过去了,然后就一病不起,哈哈。”

    他说的开心,王羽却开始皱眉了。

    这个公孙度比想象中还要猛,手下一共只有几千骑兵,却把两个凶残成性的邻居收拾得这么惨,魄力和兵法都是上上之选啊,也就是此人在辽东,若是在中原,没准儿他就是第二个公孙瓒!

    “水军呢?辽东的水军规模如何?打过什么仗?”对方骑兵用的再好,王羽也不担心,先不说胜负的问题,单说两边的距离,就已经是天堑了,关键还是海军。

    “这倒是不清楚,不过辽东的大船很多,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乘船与东莱这边往来了……目前,辽东的船队除了东莱之外,还会去渤海和乐陵国采买粮食,另外就是去三韩。”

    “去三韩?”

    “是,带方、乐浪那边山地太多,不利大队人马行动,抢了东西也不好往回搬,走海路就更方便些,反正那三个部落也没多大能耐,派去一两千人,就能把他们打得哭爹喊娘了。走一趟,也能弄不少粮食,所以,这两年辽东船队走三韩走的很勤。”

    王羽不关心公孙度抢劫三韩部落的道德问题,他只关心辽东的水军规模:“一两千人?辽东的船队一次能承载这么多人?”

    “总共有百多艘船只吧……”

    太史慈显然事先也做了些准备,他扳着手指数道:“东沓那边的港口,有六七十艘,平郭那边,也有四五十艘,其中,能载五十人以上的大船约占半数,若是都集中起来,一次运送三千人应该不成问题。”

    王羽看过舆图,知道东沓是辽东南部的一个小县城,位置在后世的旅顺一带;平郭则是辽东的第二重镇,是人口最多的一个地方,位置在后世的盖县、营口一带。从东沓的位置出海,南下可至东莱,东行就是朝鲜半岛;平郭主要对应的则是河北一带。

    从这两个港口的存在,王羽就能推测得出,汉代的海运和辽东,远不像自己曾经认为的那样落后。

    放在从前,他会为此感到自豪,可现在么,他就只能头疼了。

    不知怎地,在太史慈无意间提起徐荣后,后者临别时说的话,便清晰的浮现出来,有点小麻烦?这个麻烦不会是因为……

    见王羽半天没出声,贾诩知道他在思考,于是代他问道:“孔北海前去交涉,结果如何?”

    “哦,文举公让某带了两封信回来,一封是他出使的过程,另一份是柳毅的密信,说是必须让主公亲自过目。”太史慈连忙解开丝绦,从怀中取出两卷竹简来。

    王羽扫了一眼,先接过那份所谓的密信。他心中那没什么来由的预感越来越强,在这份密信中,应该可以得到答案。

    以他的水准,看这种竖排的骈文是有点难度的,好在他不需要整体浏览,只要辨识某些关键字就可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