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笑,只觉心中阴霾尽扫,顿时有了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成皋之战败得太惨,他一直就没缓过气来。虽然定下了借势取东郡的计谋,但王羽在洛阳的动作,大大的干扰了他施行计划。
尽管王羽的本意不是针对曹操,但他先是召开会盟,搞得袁绍、刘岱都疑神疑鬼,张邈更是蠢蠢欲动,连黑山贼内部都出现了分歧,差一点就向冀州转进了;然后他又借道兖州回泰山,一路招摇,搞得沿路的诸侯们一颗心都悬得老高,曹操哪还有空攻略东郡啊?
直到王羽回到泰山,诸侯们才松了口气。
等到王羽大张旗鼓的约法三章,建立书院,诸侯们这才各自继续起一度被中断的计划来。
总而言之,王羽就是个灾星,哪怕他没故意跟谁做对,一样能坑到人,曹操对此就有着极为深刻的见解,以及极为惨痛的经历。
最令他郁闷的,就是刘岱的变化。
因为王肱在黑山入寇中表现出来的无能,刘岱本来已经默许了自己入主东郡,袁绍表奏自己为东郡太守前,曾向刘岱提及此事,刘岱没反对,这就是默许。
结果,因为王羽在会盟中展现出来的强势,以及青州局势的变化,刘岱开始转向,暗地里与张邈互通起声气来。
曹操知道刘岱在想什么。对方害怕黄巾会从历城方向攻过来,数十万贼军,这个数字太可怕了,王羽不怕,但刘岱可没那个胆子接招。
所以,他与张邈修好,连带着向王羽示好,免得王羽损人不利己,将祸水引入兖州。至于他和张邈先前的仇怨,呵,在政治利益面前,私人的那点仇怨根本就不值一提。
曹操如果也听过后世的流行语,他肯定会对那句‘躺着也中枪’深表赞同,这句话算是说到他心里了。在王羽掀起的余波中,受害最深的可能就是他了。
刘岱的态度变了,但计划不可能半途而废,曹操明白问题所在,关键还是他实力不足。
本来按照计划,他应该在入主东郡后,再开始扩军,现在却不得不提前了。他的目标有两个,豪强和黑山军。
巨野李家是当地的大豪强,跟泰山王家很相似,李氏家业很大,有私兵数千,临近巨野湖的肥沃土地,至少有三分之一在李家门下。
不过,李家没什么政治地位,家中无人出仕,之所以能维持这么大的家业,只是因为兵多船多,官府剿不动他,所以……
简而言之,李家就是水匪,跟梁山好汉是一样的。
曹操的计划就是,一边笼络李家,一边诈败诱敌,将黑山军的白绕部引到巨野泽一带,然后借助李家的船队,和李家的私兵一起,将白绕包围在巨野泽,然后恩威并用的收服之。
计划很完美,也很冒险。
诱敌倒是不难,曹操自己就是个有谋略的,更有荀彧,以及新招揽到的颍川名士戏志才之助,摆弄白绕这种有勇无谋的莽夫,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问题是李家肯不肯帮忙,以至投效。
时间紧急,曹操的招揽和诱敌是同时进行的,一旦招揽环节出现偏差,哪怕耽搁些时日,对他来说,都有可能演变成灭顶之灾。
现在,计划完美达成。
白绕的大军就在城外二十里的地方,懵然不知李家的船队已经集结在城东。等到他休整完毕,攻进范县,就会发现,这里是一座空城,没有粮食,也没有人,什么都没有。而他的目标会出现在他的背后,将几条大路全部封锁起来。
除了投降,白绕也只能在饿死跟跳湖两条路中,二选一了。
有了李家的投效,再收编白绕这数万黄巾,自己重返东郡的时候,就不是先前的数千残兵了,而是数万之众!刘公山岂敢再轻视自己?东郡太守实至名归!
在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