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团中挑选的最为精锐的兵卒组成。
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在战前收集敌人的信息,为大军扫清敌人前来刺探情报的斥候,以及在关键时候做为奇兵进入敌人后方偷袭等等重任。
项梁选择在距离寿春百余里的曲阳渡河,看起来是距离北岸的秦军足够远。但是他又哪里知道,徐闯和杜腾两军的斥候兵卒所覆盖的范围早就超过了两百里,近乎达到三百里之远。
而且还是昼夜不断!
之所以这么远,主要是考虑到在皇帝到来之后大军就要渡河。大秦定然是没有多少楼船支撑二十万大军渡河的。抢滩浮渡也就出现在了胡亥脑中。
抢滩浮渡,简而言之就是选择淮河河水较浅、水流较缓的区域直接淌过淮河。这样的话,就避免了渡河的时候容易遭到对岸楚军截击的危险。
只要能有数万精锐先到淮河南岸建立阵地,即便楚军发现秦军渡河所在,想要将秦军再赶回对岸无异于天方夜谭。
所以在北岸已经没有楚军的情况下,徐闯和杜腾两人就将精力都放在了寻找那适合大军直接渡河的地方。
项梁半夜渡河虽然很是小心,但是数十万人集结的动静,即便再小心还是不小的。
马上就要大战,而且还是距离秦军大营百余里之远的下游,秦军斥候怎么可能麻痹大意。楚军斥候同白虎和青龙两军中的斥候专业素质差距自不用提。
楚军渡河的情况在项梁大军刚刚渡河不过一个时辰就已经为杜腾和徐闯所知。
两人连夜合计了一番,到天亮的时候终于定下了如何作战。好在在两人出关的时候,胡亥已经给过两人指令,那就是如果遇到楚军渡河求战,可以不用请示直接迎战。
不然两人还要先向胡亥求得军令,才能够调动大军迎战项梁。虽然信鹰速度够快,但是战机稍纵即逝,这一来一去怕是项梁已经收到了项益的情报,有所防备了。
大秦二世元年九月十五日,午时!
这个时候,南下的胡亥刚刚出咸阳的同时,一场决定楚国国运已经提前展开。
吃饱喝足的白虎军和青龙军,全军尽出从北方和西方,同时朝着项梁大军扎营的地方进逼而去。于此同时,两支军团合计一万人的斥候营兵卒则是在青龙军副将戢沛的统领下,绕过项梁大营,朝项梁大军渡河之地疾驰而去。
杜腾和徐闯两人已经决定将项梁这三十万大军尽皆都留在淮河北岸了!
这一天,是皇帝进行册后大典的日子,这一天也是皇帝离开咸阳亲自南下御驾亲征的日子。还有什么比这样一份大礼更为合适的?
项梁的人头,两人是要定了!至于到底最后属于谁,那就看两支大军中哪一个人的运道比较好了!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明晃晃的太阳高悬在湛蓝的天空之上,挥洒着柔和的热量,微微吹拂而过的秋风似乎都带着几分金黄之色。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在距离项梁大营不到二十里的地方,两支同样颜色、同样速度、同样军容的森严大军正相距不到十里,快速的朝着项梁大营的方向推进着。
除了那卷起的漫天尘土、漂浮在空中瑟瑟作响的无数旗帜和整齐而急促的脚步声外,两支正飞速前行的大军中,再也听到丝毫的声音。
所有的兵卒脸上都带着一种潮红之色。那不是胆怯,而是因为兴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皇帝曾经无数次挂在口上的话语,被每一个兵卒记在心中。
今天,将会是他们中的很多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虽然在灞上大营他们已经“杀”过不少人,进行了无数次的战斗。但是那毕竟不是真正金戈铁马的战场,更是没有军功的。
战必胜,攻必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