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5 谋定后动(第2/3页)  大明地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事参你,他们也可出来作证。”

    “我明白了,一会我就去写。”苏昊应道。

    听李贽这样一说,他算明白了,刘其昌这样做,其实是要把他拴上。他是否把与世子同桌饮酒的事情报往朝廷,都是为难的事情,上报了就会得罪崇王,不报则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个污点。日后他如果敢对刘其昌不利,刘其昌可以翻出他与朱常津同桌饮酒的事情出来要挟他。

    李贽出的这个主意,则是破解刘其昌诡计的方法。他让苏昊以密函的方式上报,内容只限于几个关键人物知道就行了。这样一来,别人就无法说苏昊与朱常津饮酒是私下结交,而朝廷那边又因为消息没有扩散开,而不至于引起什么反应。

    “那么,刘其昌给我送银子,又是什么意思呢?”苏昊接着问道。

    李贽道:“这不是很明白吗?他就是希望你不要轻举妄动,汝宁府这边有什么好处,不会少了你一份。你在这里呆上几个月,抓几个不起眼的小贼,然后带着银子回京复命,岂不美哉?”

    苏昊道:“刘其昌此举,是不是正说明汝宁府有问题呢?而且说明汝宁府的问题是与官方有关的,否则他何必拿钱来封我的口呢?”

    李贽道:“这天下之事,哪件事是与官府无关的?刘其昌不愿意你去深揭汝宁府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因为他与这些事情有关,也许只是怕你揭出来之后,他这个知府脸上无光。他宁可稀里糊涂地把事情捂住,也不愿意人有把它揭开,这个道理也站得住脚吧?”

    “这倒是。”苏昊摸了摸脑袋,傻笑道。看来李贽的经验的确是比自己丰富,对于官员的心理也把握得更为全面。

    “事到如今,你想好怎么做了吗?”李贽问道。

    “先摸情况吧。”苏昊道,“有关汝宁府的情况,只是一些言官风闻奏事,连王次辅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如何知道该做什么?我的想法是,先掌握情况,了解汝宁的种种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一般的小问题先不去动,只有大问题才考虑解决。而且,要么就不动手,要动手就一定要打在七寸上,绝不能让对手有还手的机会。”

    “谋定而后动,这个想法不错。”李贽道。

    苏昊苦笑道:“想法是不错,可是我现在根本就不知道从何下手。来到这汝宁府,我是两眼一摸黑,都不知道该去找什么人来问什么事。在淮安府的时候,知府大人和我是一条心的,什么情况他都会告诉我。现在汝宁知府明显是防备着我,没准还有崇王的势力也在防备我,我周围只有敌人,没有帮手,怎么做下去?”

    李贽笑道:“这就更见一个官员的能力了。看看你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就建立起自己的眼线来。”

    苏昊道:“我已经安排陈观鱼去办此事了,他是个老道出身,忽悠人是本行。在淮安的时候,很多情报也是他帮我搜集上来的。”

    李贽道:“改之啊,我这两日琢磨了一下你的事情,倒是有一个感觉,也不知道对不对。”

    “李先生请讲,你的感觉肯定是对的。”苏昊道。

    李贽道:“你说举荐你到汝宁来的,是户部侍郎邬伯行,你与他可有什么过节吗?”

    “过节?我都不知道他是谁,怎么可能有过节呢?”苏昊说道。

    “是这样?”李贽摇摇头,“那我就有些不明白了。”

    也难怪李贽不明白,因为苏昊所说的并非实情。邬伯行与苏昊并非没有过节,而是早已惦记苏昊许久了。苏昊最早离开丰城前往重庆的时候,曾经投宿樵舍驿,在樵舍镇上与当地豪强地主邬员外发生过冲突。而这位邬员外,正是邬伯行的族弟,名叫邬伯贞。

    邬伯贞当日在苏昊手里吃了亏,事后找新建县衙和驻军去找苏昊的麻烦,也被苏昊给化解开了,邬伯贞算是结结实实地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