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四章 破骑(下)(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是由于,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要是还射箭,一定躲不开迎面而来的对方骑兵的搏杀。

    张世虎冷冷地看了自己的对手一眼,也就是这一眼,他已经把握住了对手的弱点所在,手中的长矛瞬时如毒蛇般刺入对方的肋部。

    ……

    双方的交手依然很快,强者过去,弱者倒下,濒死者的呼号只是在提醒所有人疆场的残酷。

    宋军的军阵中有个临时搭建的简易塔台,站在其上的张世杰看着这一幕,眼神却很淡。正因为对自己的骑兵已经有了信心,所以他在此战中才会摆出这么一个步骑混合之阵。

    事实上,以宋军过去的军阵,并不畏惧对方一上来就发动骑兵的全面冲击。说是“临阵三矢”,可是以宋军中高达七成以上的弓箭手配比,稍微大点的军阵,比如有五万人,“三矢”就超过了十万枝箭;更何况宋军中还有身着重铠的长枪兵和刀斧手顶在前面。他们加在一起,对冲击的骑兵所造成的伤害可想而知。

    所以,游牧民族的骑兵只能“临阵不战”,改为如同蒙古人那般的“游斗”。用一队队骑兵的“游斗”,来磨掉宋军的锐气,且不断地消耗他们的体力、以及所携带的弓箭。

    但这种“游斗”,如果遇到对方也有骑兵,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因为这种“游斗”,是可以“陪着”来“玩”的。

    你来一队,我就去一队;你来两队,我就去两队,就像此时张世虎所做的那样。

    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双方的骑兵在阵前互射。

    中原的骑兵在训练中当然也有骑射这个课目,大唐的李世民当年就曾亲自操练过唐军,而且就是在宫廷中。

    这时候对方的骑兵就顾不上“骚扰”步卒了。因为所有的骑兵都知道,此时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是对方的骑兵。

    有骑兵顶上前去,步卒不仅在精神上完全不同,承受的压力大减,而且在战场上也就得到了一定的休息。

    反过来,从己方的骑兵角度来看,此时的步军也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依托。因为回到阵中的他们,可以得到步军暂时的保护。

    甚至即便是只有少量的骑兵,一旦主将觉得他们在这种“游斗”中累了,也可以暂停他们的出击,让他们在阵中休息一下再战。

    假如对方敌骑受挫真的退却,己方的骑兵还可以实施一定的追击。

    讲白点,就是所谓的“步骑之阵”,使得步军和骑军可以相互依托,让两者在战场上的压力都得到了降低。所以,无论它的防守性、还是攻击性,均远大于步军之阵。

    只不过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一支数量上可以少于对手、但质量上足以和对方抗衡的骑兵。否则,骑兵在阵前“游斗”中的失利,将起到反作用,对己方的士气是一个更严重的打击。

    “步骑之阵”在过去的确是遏制骑兵的一个相当有效方法。这就是三峰山一战之前,拖雷带着三万蒙古全盛时期的铁骑,和金军的十多万步、骑军遭遇后,也曾受挫的原因。因为从根本上来说,金人的骑兵并不比蒙古人弱多少。

    曾经鏖战于北方的张世杰是知道这点的,所以在对张世虎、张唐他们有了信心之后,他摆出了这样一个阵型,和对方玩起了阵前“游斗”。

    但是,老道的张世杰其实还清楚这样一点:这种阵前的“游斗”,如果用好了,还能戏弄、刺激对方。

    就像眼下,当双方你来我往地“游斗”了好一阵子后,蒙古骑兵还在继续冲来,可宋军的骑兵在他的令旗下,却暂停了出击。这就让原本准备搏杀的蒙古骑兵有点不知所措,只能在仓促之下掠过阵前,有些人甚至都没能来得及射出手中的箭。但宋军的步卒,却毫不留情地放箭砸了过去。

    这样的事情来个几回,原本准备“戏弄”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