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六章 “留州”(上)(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县则一县破。”而且地方财政的不足,还限制了各地的发展。

    东既然想要大力推动大宋经济向什么工商业之类的发展,那么他就必然要对这个问题加以解决。

    此外,一些客观的现实也已令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因为当初行朝于琼州,即便后来分为了四个郡,所拥有的也仅仅是一州之地。“州”即是朝廷,朝廷即是“州”,自然可以忽略什么“留州”问题。可当行朝登陆沿海,特别是在恢复了整个江南、并且还夺得了云南之后,这个事情就不能不摆到桌面上来。

    想必每个人都不难明白这样的道理:无论是什么政权,也无论是什么组织形式,哪怕只是地方的,就算是在战时,它仍然需要一定的开支来维持。

    虽然宋代“外州无留财”,可在实际上,它还是不得不“留州”。真的一文钱也不留下?各地的衙门立马就给你关门了。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不是一个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其实就一个:朝廷和地方之间的分配比例。

    行朝的诸位大佬当然也全明白这里面的事情,只不过某人的构想又与宋代的祖制不符,这就不能不让他们有点踌躇。除此之外,他们更认为,与此事直接相关的,首先是财部。因为且不论其它,一旦要将朝廷的赋税划分给各郡,无论多少,这都意味着财部掌控的钱财是减少。换句话说也就是,今后的赵与珞在朝廷各部之间划分钱财时,面临的难度将更大。故此他们均不愿意轻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等着、看着赵与珞来说话。

    赵与珞同样知道,和这件事牵扯最大的,其实就是自己的财部。如果他都不开口,也就别指望其他人能再多言。所以他不得不当了这个出头鸟。

    “官家,臣以为此事可以推后,断不可过于操切。眼下战事连绵,朝廷的开支越来越大,实在不是着手此事的时机。”东刚一提,赵与珞立刻就开口。

    而听了赵与珞所言,朝廷的其他大佬均暗自颔首。

    无论他们是否持有朝廷过去的体制这个旧观念,还是抱着一旦如此、朝廷可分配到自己所在衙门钱财将减少的小心思,他们都不能不承认赵与珞说的是实情。

    眼下的确不是考虑这件事的时候啊。

    东在听了老赵的话之后,抚了一下自己的脸。他自然也清楚,不仅是其他人,即使是自己的老师陆秀夫,同样持有赵与珞的观点。可问题是,不同于其他人,他并不认为此时的朝廷没有余力、或者财力来推行这件事情。

    “关于此事,朕的看法是这样,无论怎样,朝廷都要给各地留下部分钱财以维持。既然如此,朝廷不如现在就把相关的一些条例定下来。即便有什么不妥,也可以在将来修改。”在斟酌了一下之后,东缓缓地说道。

    陈宜中仍然没有开口说话,因为他相信,赵与珞这个守财奴不会就此罢休。

    “官家所言固然是实情,但臣还是觉得,现在就商议此事,为时尚早。况且,臣还认为,官家所定的哪个比例,实在是多了点。”

    赵与珞当然知道,各郡一点钱不留,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希望把比例降低,因为真正让他痛心疾首的,是那个超过三成的比例。

    东看了看老赵,又扫了一圈所有的人,脸上忽然露出了笑容:“赵爱卿,朕知道你是在为朝廷考虑,但朕有句话想告诉你,只有各郡发展了、富足了,他们以后才能上缴朝廷的赋税越来越多。否则,留给各郡的再少,朝廷也不会从中得到更多。”

    望着仍然沉默不语的众人,东接着说道:“朕看此事也可以先予以试行,地点就选择江南西路。但朝廷要明示江西各郡,试行期间给他们留下来的钱财,必须首先用到两个地方:一道路,二学校。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随着官家的话语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