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七章 荣休之制(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他看法中,现在就端出这个新的朝廷规制,条件仍不成熟。故此他决定,先借许老汉一事,实施某种试行或过渡,这就是他请来这位老人的原因。

    当下,于简单的见礼之后,帝国陛下将许老汉让进了宫室,但在通常的赐座、落座、敬茶等客套程序之后,他罕见地也“赐座”给了吉安。

    吉安惶恐:“官家恩典,小人愧不敢受。”

    某人显然神情中有着某种感慨:“还是坐吧,都是当年之人了。”

    吉安心中一热,他是明白这个“当年之人”含义的。

    因为从某种角度说,当年陛下在琼州重新起家时,他和许老汉都算得上是其中真正的老人了,这也是他对这位“工匠大人”颇为亲近的原因之一。

    就是许老汉也听明白了这个“当年之人”的含义。他的心中也有点热,但还没等他开口说话,某人接着感叹道:

    “许师傅,转眼都已十多年过去了。朕想起当年,就恍如昨日。”

    许老汉则有点无措。

    “官家,,当年,,唉,老朽惭愧,不能再为官家效力。”

    许老汉是真的有点不安,尽管并不识字,可他并非不知道,自己能成为“官家的人”,绝对来自于官家的“圣恩浩荡”。而他眼下想回家,这就让他在内心里觉得有点对不起官家。

    某人立刻摆了摆手。

    “不,不,不,您已经为朝廷尽了力,现在您要回去颐养天年,这其实是应该的。”

    兄弟我绝不是在说什么客套话。劳动人民是伟大的,这本就不是什么虚言。没有他们,怕是咱真的啥事都做不成啊。

    说实话,在这个所谓“争霸天下”的游戏中,像许老汉这样的“匠人”,实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更承担了他人所无法承担的职责。但恰恰又是他们,往往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罕有为世人所闻。所以,有些事情咱一定会做。

    帝国陛下转而进入了正题:

    “朕今日找您来,是有件事想征询一下您的看法。”

    “朝廷工坊里的工匠,今后还会有很多人像您一样,要告老还乡。但他们的这一生,在为朝廷尽力,朝廷就理应为他们的老有所养做些考虑。”

    听了陛下所言,许老汉心真的热了。

    “官家圣明。”

    某人又摆了摆手。

    “朕考虑再三,觉得有如下几条可以考虑。”

    “一、今后凡朝廷工坊里的工匠,年龄达到六十者,即可荣休,回家颐养天年。”

    “二、属于朝廷海上臣民所享待遇不论,凡为朝廷做工达十年者,荣休之时,朝廷一次性给予一年的工钱做为补偿;二十年以上者给予二年的工钱;以此类推,最高者为四年。”

    这个是兄弟俺借鉴后世买断工龄的做法。

    许老汉已经瞪大了眼睛。

    “官家已经给每人都分了地。”

    某人再度摆了摆手。

    “那是朝廷在褒奖你们勤王海上之功,与此为两回事。而且以后的工匠,他们将不会再享有这个待遇。”

    “朕只不过是认为,工匠师傅们还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朝廷给每位荣休的工匠发一存本。从此以后,朝廷每月均为他存入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供他领取,直至本人故去。至于这个金额,就以每个工匠过去的工钱八成为准。”

    不要觉得兄弟我苛刻啊,时代的不同,做法上一定会有差异。

    许老汉大吃一惊。

    咹,堂堂大宋,过去没有这个做法吧

    您也不要以为过了,说到底,这也就是一个试行。现在朝廷工坊里的工匠顶多也就几千人,轮到退休的,实际并没有多少,不是不好办。但假如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