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五章 工兵(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沿运河而上,夺下了高邮和楚州后世淮安、盱眙,同时分兵攻占了泰州、通州、滁州、真州仪征加六合、以及和州和县。

    --------

    宋末的淮南东路,是东南地区北元最后一个攻下的地方,这里面李庭芝的功劳很大。可惜的是,当时他听信了流言,下令捕杀逃脱归来的文天祥,虽然最后没有出现这样的悲剧,却也逼走了宋瑞,否则历史也有可能出现另一种变化。

    ------------

    其中力度比较大的,是在楚州。

    楚州和盱眙相邻,两地均沿淮,其整个区域是运河流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邗沟”在楚州连接上了淮河,而盱眙、以及和盱眙相对的泗州泗县,又是“汴水”即通济渠的入淮处。

    宋军攻占这里其实已经意味着,他们下一步就可以进入通济渠,踏入北上的道路。

    也正是有鉴于此,凌震曾亲自指挥翟国秀、刘浚的第一师攻占了楚州、盱眙及周边的涟水、泗州、临淮等地。

    苏刘义的话音一落,凌震又接着补充道:

    “陛下,尚书大人,末将曾于楚州、盱眙等地亲自查看,无论汴水、还是邗沟,现均有不少河段因失修,河道淤积。”

    东和茅湘互相看了一眼。

    这就是他们在前往鄂州之后,又在水师的护卫下,沿江而下,再度光临建康的原因了。

    因为在眼下这个时代,尽管可行,却也不能将沿运河向前的计划看得过于简单。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像另一个时空里的明军,可以利用元代已经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宋军所能利用的,只能是隋唐的旧运河。

    兄弟们其实都知道,元代之所以开挖京杭大运河,一是要将过去的隋唐运河取直,改变运输路线上的曲折,节约时间;二是因为金末、宋末的战乱、以及黄河改道所导致的部分运河旧河道年久失修,已经淤积堵塞。

    由于某人到来,这个“利国利民”的好事暂时算是给彻底破坏了。

    利用旧运河自然要比开凿新河容易,但河道就要疏浚,那么在目前的战事情况下,显然不是征调民夫就能做这个事,只能考虑宋军自己来动手。

    凌震在实地查看过后,经与苏刘义商议,同样上书请求恢复厢军。如此,就将厢军这个议题最终顶到了台面上。

    某人忽然“回心转意”,真的是被逼的。

    从心底里讲,东其实并不反对启用厢军。因为哪怕是中古时代的军队,它的组织性也要远远高于一般意义上征调的民夫,其效率更是后者所无法相比。

    刘裕能北征关中成功,当时北府兵众多凿河开路的下层将士绝对居功至伟。

    可一旦重新启用厢军,他势必要对宋代的有些做法再度做出修正。其原因又是宋代厢军的地位极其低下。

    这种低下主要表现在一般的地方官也都可以使用他们,把他们当成了使唤的杂役,并且他们更要做到“年老病患”之后。因此遭到了世人极大的排斥,唯恐避之不及。

    当下,茅湘在从陛下的眼神中得到首肯后,开口说道:

    “二位将军的奏疏,兵部和参谋院已经与陆相进行了会商,并且文相亦同样有此议。”

    “现经陛下核准,朝廷决定恢复厢军。但二位将军以后一定要牢记,陛下已经给他们重新命名,统称为工兵。”

    名称是一定要改滴,就算是在掩人耳目,也必须改,谁让这个厢军的名声那么差

    苏刘义和凌震看着他们的陛下微微发呆。

    好么,啥事到了某人这里,他是一定要给你弄点新花样出来。

    “规制如下:一,东南都督府于战时期间,可以下辖五万工兵,用之于河道整修和辎重输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