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襄阳本为荆湖要地,据军情司所报,北朝驻有重兵,眼下暂不宜攻取。待朕与参谋院商议之后,再行定夺。”
“文相和参谋院已在拟定禁军以后、包括北进中原的总体计划,请少傅务必先巩固、强化对已占荆湖之地的全面控制,以整军备战为要务,静观其变。”
看了这封信,张世杰立刻心领神会。
复国的大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不是想不想玩大点的事情,而是以后怎样玩的问题了。
因此,他立刻与左大等人重新商议拟定,由他和左大分别坐镇鄂州和江陵,水师主力进驻居间的岳州后世的岳阳,控制长江中部水道,以便于对两地的增援。同时各部严加整训,积极备战。
张老大所担的职责,有些事情就是再机密,也应该先告诉他,而且他也绝对是朝廷坐镇鄂州的最佳人选,他、包括左大等人,过去鏖战的地方主要是荆湖地区,现在把他们再放到哪里,好多情况更熟悉。
然而,张世杰私下里也对陛下密信中的另外一句话琢磨了很长时间,因为这句话的旨意,是要江淮军暂时放弃夺取襄阳的行动。那么,这个狡诈的陛下和参谋院的那帮人到底在策划什么样的大计呢
在等待中,张世杰等来了宋瑞领军西进的消息,随后,他又得到了苏刘义夺取了扬州的军中通报。看到这些消息,再参照着地图,有些事情他已经了然于胸。
因为凭他现在的视野,尽管身在前方,不清楚更多的内情,可他也完全能看得出,以荆湖地区为核心,宋军正进行“两翼扩张”。在这个计划当中,荆湖都督府的作用就是威慑。
张世杰明白,到了今日,任何人都不可能忽视愈来愈强大的江淮军。有江淮军在荆湖地区“镇着”,对方在襄阳地区的重兵就不能、或不敢“乱动”,这就减轻了上、下游宋军可能应对的压力。
张老大这个军中的老手,只要搬掉过去压在他心中的张弘范这个“大石”,他是能够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
这就像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总有那么几道“坎”,过了,再上一个台阶;没有过,多多少少会陷入某种停滞。
当然,这样说,也并不意味着张世杰就已经能够猜测到陛下一些更大或更远的打算。因为有些东西的确是自身见识、或时代限制所造成的。
在这点上,行朝所有的人当中,也真的还无人能比得上那个狡诈之徒。这同样也是没有办法,毕竟许多信息某人是“生来具有”。
张世杰对很多事情的清楚,是他在听了左大等人的建言之后,当场不露神色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从“协同”的角度上考虑,他事后还是上书陛下,请旨让荆湖都督府采取一些行动,以策应宋瑞的西进。
其结果就是,“圣旨”没请来,某人的“圣驾”却光临。
当下,帝国陛下在左大说完之后摆了摆手,并示意他坐下,然后和众人说道:
“少傅,左将军,诸位将军,朝廷复国江南,江淮军的众将士均居功至伟。”
张世杰一点都没有迟疑。
“陛下褒奖,臣等汗颜。臣与江淮军的众将士理应报效陛下,报效朝廷。”
他更接着把自己的恭维送上:
“陛下之远略,实为他人所难以企及。”
这个张老大可不完全是吹捧之言。因为像他这样的老手要比任何人都明白,一个清晰、明确、可行的战略计划,对于整个禁军的重要性。而这,不仅是他自己,甚至是行朝所有的人都共同缺乏的。
换句话讲,今日行朝的众人能复国江南,一步步走来,这里面某人所起的作用,他和茅湘都心知肚明。
随着他话语声,左大以下的众将眼中均露出了敬服之意。
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