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章 医院(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源相对社会需求的缺乏和不足;资源上更存在浪费。只有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才是王道。

    ---------

    说句闲话,后世共和国在医疗体制上存在的,怕仍是这些问题。一旦积累,尤其是进入老龄化之后,很难说问题不会更大,实不可不早做预备。

    ---------

    不管怎么说,在经历了内藏库一事后,赵樵对官家还是有几分敬佩之意的。何况眼下他的说辞又如此冠冕堂皇。故此,陛下的话音一落,他随即就应道:“陛下圣明,臣自当附议。”

    而非常了解他好学生的陆秀夫,虽也有小小的敬意,可心里面却冒出来了另外四个字:“以医养医。”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当景炎十三年户部被拆分为“财部”和“民部”后,很快官家就下旨:将原本隶属于太常寺的医药局,划归民部管辖。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到的是民生,这就是民部的职责,理应由他们来统管。在这时代,咱再弄个什么“卫生部”出来,那就真的太过了。

    随后,在太医院的基础上,他再度于兵部下旨:“军中设立军医院,由荆湖都督府率先试行。”并委派了太医院两位精擅伤科的御医,前去担任了正、副院长。

    时代的特点,尤其是人才的缺乏,真的对东很多“大计”形成了极大的限制,这就是他早早实施帝国教育计划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他同样还认为,有限制并不等于就不可以做。相反,现在的试行不仅可以提供宝贵的经验,且还能为将来起示范作用。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就在军、地两方面均展开了尝试。

    换句话讲,在这时代建立一个正规医院也并不复杂,中医里面同样有骨科、伤科、妇科、儿科等分类,事情不是不好办。

    帝国陛下亲临军中医院,更一进入即下旨:“所有人等,于此地一切免礼。”并且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前来看望军中伤病的将士,对军中士气的影响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他前所未有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地方,不仅对正在将养的将士好言抚慰,其后对他钦点的两位院长更不吝美言。

    然而,当他离开所谓的军医院之后,脸上却露出了慎重。

    “少傅,陈爱卿,朕当初裁撤厢军,如今看来是否不妥”

    闻言,张世杰和陈羍相互看了一眼。

    我们说,东这家伙的确在厢军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因为宋代的厢军,其职能相当于后世的辎重部队,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正规的后勤保障部队。

    实际上,在后世共和国早期的军中编制里,仍然能看到它明显的影子。过去所谓的铁道兵、工程兵等等,他们担负的职能就与宋代的厢军基本类似。

    共和国的这些军人,为我们这个东亚之国的发展,实立有不可磨灭的功勋。

    严格来讲,禁军过去的作战,地域不超过一省,时间也并不太长,且多有水运之利。在一定程度上,自身的补给输送问题就显不出来。但当更深远距离的作战出现时,它就必然浮出水面。

    首先发现这问题的是文天祥,因为在“经略西南”的过程,尤其云南作战中,宋军的作战距离长度超过了两个省,时间跨度还很长,这就让军需的输送暴露出了问题。

    没有了厢军,失去了水道之利,宋军自身的输送能力就有限。而尽管也采取了雇佣民夫,可由于整个行动的过程包含有春耕、夏收、夏种的农忙季节,百姓多不愿意,应募者就大为减少。

    身在前方的宋瑞,为此想出的临时性解决方法,一是要求归附朝廷的贵州部族提供支持,也即禁军拿出钱来购买他们的粮食等物资,二就是令其中的一些部族派出人力参与输送。

    但从更深层面、朝廷理应完全掌控,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