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七章 依法治国 下(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奖励耕战;实施军功授田;打压宗室和贵族,取消他们的特权,只以军功论赏;并严峻刑罚。

    而面前的这个狡诈之徒,从他于琼州分地开荒伊始,实际上就是在一步一步地采用秦制。

    荒地先被开垦了;所谓的军功授田也颁发了;于田赋、兵役上,他更已经在事实上打压了帝国的宗室和士大夫;并且他还在军中弄了什么新军阶,这不就是大秦的军功爵位吗

    眼下他再度抛出一个“依法治国”,在老陈的眼里,这就是要彻底复了秦制。这样下去,大秦帝国算是在这个大宋彻底复活了。

    不过陈宜中今日如此言辞激烈,也有另外一个原因。他现在有种强烈的失落感、以及由此带来的不满。

    因为帝国朝堂在景炎十三年的变动,权利真正遭到削弱的,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老陈和他的礼部。

    户部拆分为民部和财部,冉安国被任命民部尚书,连带着原本属于户部的许多人就多有升职,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赵与珞的财部,看起来是被分了权,可在实施了所谓的财政预算举措后,几下一折腾,明眼人都已清楚,掌握了朝廷钱财分配权的老赵,实际权力根本没削弱,而是变得更重。

    以后怕是朝廷的各个部,年年都要找、求这个守财奴了,您说是不是

    至于心情最佳的,肯定是以谢枋得、刘鼎孙为首的国学院这帮人。这是由于,无论是国子监也好、太学也罢,以及过去的科举考试,包括现在的国学院,按原本的朝廷体制,它们都属于礼部、更确切地说,属于二十四司中的礼部司所管辖。

    按后世的话讲,就是老谢的级别,以前顶多是个“司局级”。

    东把国学院单独弄出来另成立一个“部”,这实际上就是一举将他们拔高到与朝廷其它“部”平起平坐的“正部级”,他们当然上下高兴。

    可这也就意味着过去礼部的权力、职责范围、乃至于重要性,均遭到了大幅削弱。

    不可否认,在过去的朝廷科举考试体制下,天下学子的命运可以说就掌握在礼部的手中,礼部的职责真的非常重要。

    陈宜中是朝廷的元老了,别人在升官、或权力在扩大,他却一直在被削减,他的内心里有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不满,也就不难理解。

    所以,今日老陈终于放弃了一段时间以来的低调,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开了言。

    但老陈既然遇到如此“阴险”、“狡诈”之主,就注定在很多事情上他会杯具。

    因为“他的陛下”显然汲取了上次田赋之制廷议的教训,不愿再纠缠于某些细节上。

    陈宜中话音还没落,东立马摆了摆手。

    老陈,兄弟我也怕了您了,每次只要您一挑头,这个朝堂顿时就热闹了,吵得俺脑袋疼。兄弟我真怕这样下去,会得神经衰弱,连觉都睡不好。老话可是说了:前三十年睡不够,后三十年睡不着。您让咱这么快就进入后三十年,奶奶的,这不是在害俺吗幸亏咱今天仅仅把你们几个朝廷大佬给召集了来。

    “陈相,荀子到底是不是儒门中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治国能否没有法度”

    陈宜中嘴角抖动了一下:

    “陛下,朝廷固然不可无法度,但秦政”

    就是其他人也准备愤然而起。

    但帝国陛下将他们所有人都给堵了回去。

    兄弟我不想和你们这样讨论下去,咱知道,咱说不过你们。这样扯下去,真不知道要扯到什么时候。咱一定会给你们找扯的机会。

    “陈相,诸位爱卿,朕今日可以坦白地告诉你们,朕不会采用秦制,因为它并不是朕心目中的依法治国。”

    帝国陛下这句话说出来,众人的神情才稍见松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