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四章 临安(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臣更重视的,是要将整个东南地区尽可能平稳、快速地纳入到帝国新的体制当中去,因为这对以后恢复帝国的经济实在是太重要了。

    为了保证这个“平稳过渡”,东和朝臣们在事先的商议中决定,鉴于范文虎的两浙大都督府就在临安,苏刘义在拿下后,应先坐镇那里,直至完成新俯军的整编,一切安定下来,再移驻建康。

    而且苏刘义还被东赋予了另外一个使命,即:协助文官推行朝廷帝国新的体制。这主要体现在两件事情上。

    一个是东心目中的朝廷“换衣计划”,也就是行朝将按面值兑换北元在江南留下来的宝钞。

    从帝国自身来讲,恢复江南之后,肯定不能再留用北元的货币,如此必将导致国家币制上的紊乱。但如果就此让北元的宝钞成废纸,这又相当于使江南百姓手里的财产经受一次不应有的损失。

    所以,为了保证市面上的平稳,故此朝议决定:在民间以三月为限、全面兑换北元的宝钞,而且就按面值来兑换。

    东和陆秀夫、赵与珞等人也都贼精明。朝廷兑换了北元的宝钞,并不是没有用处,杜浒的军情司现在就在北方活动,把这些宝钞全交给他们,正好物尽其用。

    在这个非常时期,涉及到如此大规模兑换货币的事情,动用禁军维持必要的次序,并保持一定的警戒,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

    这里面要说明的是,历史上的忽必烈其实也实施了同样的举措,至元十九年,北元在江南“以钞易铜钱,令市舶司以钱易海外货,”

    历史的另一个记载是:“至元十四年,禁江南用铜钱。是年,日本遣商人持金来易铜钱,许之。”

    哼哼,只要是咱们的好东西,有些人从来就不会不惦记。近期的有些事足以再度说明了这点。

    以当时宋钱在海外受欢迎的程度,老忽和他的大元朝实际上早已大赚了一笔。

    可能有人会再想到“会子”,但它太滥了,所有人都将其抛弃,连忽必烈能看上的也只是铜钱。再说江南等于是换朝已十多年,民间早已不知将它扔到什么地方,所以您大可将其忽略。

    -------------------------------------------------

    至于另一件事,就是丈量田土、推行帝国新的田赋规制。

    在这件事上,帝国陛下再度动用禁军,也不过是他从一开始就没指望文官。

    当然,这两件事也要分先后,朝议拟订的是:先兑换钱币,后丈量田土。

    兑换钱币一事自然落在了苏景瞻这个“户部东南专使”的肩上,而且它的实施,必须要在各地分别进驻了朝廷官员、完全掌控了当地官府的条件下。

    苏景瞻今天造访他本家就是为了这个事,可他却恰好见到了禁军的新军服。

    这位帝国的“三管家”看着这些古怪的衣服楞了好一会,然后转向了苏刘义。那意思显然是:刘义,难道你将来就穿这个不伦不类的衣服了

    苏刘义瞟了他一眼,口中淡淡地说道:“此衣为陛下钦制,甚为保暖,为的是利于禁军以后在北方的作战。”

    听了苏刘义所言,苏景瞻默然。

    在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开口:“刘义,陛下的有些举措实在是,”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实在是大胆。也许只有用他想恢复我大宋故土才能解释。毕竟不行非常之举,难成非常大事。”

    听了他所言,苏刘义却明白了自己的这个本家内心里所想。

    因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苏刘义绝对属于士大夫一族,那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