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叶知秋(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色,相反,脸有点白。

    “朕曾仔细查问过当初大难临头之时,临安朝廷曾有的应对。在朕看来,陈相您的有一个举措,实为挽救帝国的最后之策。”

    陈宜中的嘴角哆嗦了一下,但高低还是抿住了唇。

    他是不是早已明白

    陆秀夫和文天祥的面容都很平静,只不过他们在瞟了一眼陛下之后,也看了看陈宜中。

    这两人当然也清楚,这个狡诈的陛下之所以拿老陈来“开刀”,就是为了消除朝廷里的阻力,以便顺利地推行帝国新的举措。

    因为陈宜中是朝廷元老,像他这样的人,什么门生、故吏,朝中有很多。俗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在朝中的潜在影响力,是不容任何人忽视的。只要对付了他,帝国新的规制在朝堂上通过,已经成功了一半。

    可他们同样也更明白陛下要说的是什么事。

    帝国陛下接着说道:“这个举措就是,发民为兵。”

    按史书记载,当元军压境,大宋危在旦夕之时,“宜中仓皇发京城民为兵,民年十五以上者皆籍之”。

    老陈是太学出来的,功底深厚,历代的规制他了解。从他的这个举动完全可以看出,当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显然想到了汉制。

    历史没有如果,后人并不能在此断言,陈宜中的举措一定就能挽救大宋,但却不能说没有某种可能性。

    因为临安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本身人口众多自不必多言,再加上周围的乡村,即使以后世“青壮”的征兵标准,拉个十万大军也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张世杰等人还带了兵来勤王。

    任何人还可以推测,既然是皇城所在,临安的整个防御,也并不会差到那里去,至少要比马发坚守的潮州强。

    为什么这个堂堂的大宋,战都没战就降了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假设,假如当时朝廷坚守住了临安,而外围再能有勤王的援军,北元真的就能灭掉南宋

    北元整个南伐大军不过二十万,阿里海涯分走了四万,阿术又要分兵淮东,对付扬州等地的李庭芝、姜才,根本脱不开身,伯颜真正能用于临安方向的,不过十万,再加上投降的新附军,就算他有二十万,一定就能拿下当时的临安

    同样是这个时代的汴梁争夺战,同样是四面楚歌、陷入困境的金人,他们还至少做到了暂时顶住了蒙古人的攻城,为什么宋人就做不到

    此策以后世的观点,不合理的地方只有一条:征兵的年龄。

    陈宜中的脸色已经彻底变白,可陛下仍然接着问道:“陈相,当您提出此策后,结果如何”

    老陈不答。

    “人皆笑之。”帝国陛下的嘴里冷冷地吐出了四个字。

    因为按史书上所记,当陈宜中端出上述举措后,结果却是,“人皆以为笑”。

    此时东的嘴上变冷,表情也变冷,可他的内心里更冷。

    笑这一“笑”笑的真好,把自己给笑成了四等人,连三等都算不上。

    烽火戏诸侯中的美人褒姒一笑,西周完了。

    宋人一笑,大宋完了。

    历史真成了轮回的玩笑

    如果我们还不能从这个“笑”中觉察到大宋存在的有些问题,所有的事情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因为假如大宋朝的所有人全是这样子,您就是再收拾,最后不过就是再换来个一“笑”,而且它越是富裕、越是有钱,这个“笑”也就会来的越早。即使到了后世的所谓民主世纪,想来这个东亚之地抢的人少了

    欧洲此时仍处于中世纪的黑暗,其它的地方更不用提,这时代您哪不能折腾何必在这费事

    但是,这个堂堂大宋并不全是只在“笑”的人,不是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