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役之制(第3/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视。

    “不过一武夫而已”,相应的是,民间更有了“好男不当兵”之语。

    但请不要忘了,中国文字中的“武士”,“甲士”,“战士”等等,早已表明,他们过去都属于真正的“士”。

    怕只怕孔夫子在地下是泪如雨下:咱可没教他们要自废武功。

    宋、明之亡,恐怕不能说与此毫无关系吧

    事实是,即使大明王朝迁都北京,并在南京保留了另一个国都的备份,仍然重蹈了大宋的覆辙。

    如果把所有的罪过全怪在宋代的头上,这也并不全面,因为中国的历史必须要联系起来看。毕竟宋代立国有着五代十国背景,但历史的教训同样也必须汲取。

    东固然重视蒙古帝国,但他却绝不存在畏惧。哪怕是提前百年到这个时代,没有原始的火炮和手榴弹,并且直接面对成吉思汗在世时全盛的蒙古帝国,他也依然如此。

    因为本就知道点历史的他,即拥有后世的眼界,又还有这个时代的史料供他来琢磨,他就不难为帝国定下应对之策,包括以后的外来之敌。

    只不过这小子实在是押不住,过于显得“雄才大略”了,即给同时代身边的人,也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的迷。

    --------------------------

    关于明代的兵役制度,补充如下:宋代的“贼配军”,经元初给汉人分民籍和军籍之后,到明代发展为“军户”。

    也就是你一旦从军,从此你的后人世代只能当兵,直到家人死绝了为止,因为这个军户是世袭的。明开国以后,他们在社会上地位的低下是显然的,所以在下有书中之言。

    经宋、元、再到明,也许还可以说,中国古代在“四民”之外,又多了一个“兵”。

    请注意后世共和国刚立国时曾经有过的一个表述:工、农、商、学、兵。

    我们深邃的历史必须要联系起来看,否则没有太大的意义。

    --------------------------

    感谢教徒书友。

    再次重申:本书不会太监。

    说实话,在下已策划过本书的续集,而且还要用新的写作方式和引入新的内容。有点野心勃勃,见笑。一切还是等本书写完吧。

    有件个人的小事,也是小爱好要做完,抱歉。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