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百姓给“分流”了,并且还将这些人给“流”到北方的沿海,再转往南方,则颇为令人思量,这是由于其中的难度相对来说有点大。
在其他人的推测中,一个最大的可能,就是这背后隐藏有一个庞大的计划。
后人对此并没有猜错,当时的兵部、军情司的确存在一个图谋。这个图谋的主要目的,就是尽量将北方的百姓给“引到”南方来,而且它就被策划者之一、兵部尚书文天祥给命名为“断源之策”。
只不过后世之人很难了解这其中的细节,因为有太多的秘密被相关的当事人在后来给抹掉了。
东是绝对不会放弃“招揽流民”的。因为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战争、还是发展经济,你主要依靠的就是人力,人口之宝贵根本就不用多说。
但是,这小子当时考虑更多的是,在帝国南渡超过了一百五十多年、已经基本上失去了在北方所有根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失去了百姓所谓向心力的情况下。单靠军情司在这个他们相对来说“陌生”的地方做这件事,难度不仅很大,而且从力度上看,也是远远不够的,故此,最好在北方能寻找一个助力。
在经过权衡与比较之后,他把目标放到了全真教身上。
东对全真教的兴趣自然源自于射雕英雄传,看过这本书的人多半会对哪里面的中神通王重阳、丘处机等牛鼻子老道们有深刻的印象,而他本人更绝对是有大大的好感。
在他的评估中,作为北方最先被打压的教派,全真教的地位实已经远不如从前,它完全应当成为帝国再度拉拢的对象。
说白点,这个狡诈之徒不过就是瞄上了别人广泛的群众基础,他的真正目标,就是要将全真教的势力,化作帝国军情司在北方活动的助力。
当初他让赵与庆再度前往北方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至于所谓的为吉安讨全真密要,不过就是一种说辞。您千万不要以为这小子真的就那么好。
为了严格保守秘密,他把这件事的知情者限制在了最小的范围内。除了具体的执行者赵与庆,帝国的核心重臣只有陆秀夫和文天祥、以及身兼协助和参与双重身份的杜浒知道。
东知道,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的团体就如同所谓的世家,他们在本能上具有的现实性,决定了这件事绝不是光拉拢就可以的,帝国自身的实力和表现在其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他在与文天祥、以及即将北上的杜浒和赵与庆的密商中,就交代道:“道长,朕认为,您到北方之后,先不要和全真教的人联系。”
老道怔了怔:“陛下的意思”
去了不见,啥意思
“朕的看法是这样,等刘师勇将军收拾了北兵的水师之后,道长再与他们见面。”
您真的不能怪咱机心太重,丘处机这个牛鼻子老道当初在宋、金、蒙三方中,选了蒙古这方,您就不能说其中没有“权衡”。
宋瑞和赵与庆吃惊地看着哪个小鬼头。其实他们全都理解陛下如此安排的缘由,战场上赢了再谈,这才有底气。但你现在就认定行朝一定能赢
“假如朝廷在水上不能赢,就没必要见他们了。”东接着淡淡地说道。
仿佛为了打消众人内心的不安,他又来了句:“只不过朕觉得,朝廷此次必定能赢。”
宋瑞和赵与庆相互看了一眼。你永远无法解释的事之一就是,这个小鬼头超越其他人的信心。
但帝国陛下显然根本不想做任何解释,他又转向杜杀手:“杜将军,道长前往北方所肩负之任,你一人知道即可。”
杜浒沉声回道:“末将明白。”
“至于军情司在北方的行动,不要受道长此行能否成功的任何影响,要始终继续进行。”
帝国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