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陛下的话音才落,朝堂内的气氛立时突变,尤其是几位朝廷的重臣,全露出了要噬人的眼神。
王德的眼睛依然很直,可现在却“直”向了陛下。
“陛下是否以为,臣等均为贪图名利爵位之辈”
徐宗仁也已经不找笏板上的花了,而是瞪着哪个过去王府里的小子:“陛下此言,让臣等寒心。”
赵樵好,声音更冰冷:“陛下,臣过去曾听闻,世上之人,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东是真的被口中的茶水给呛着了,他忍不住咳嗽了一下。
宋代的士大夫是敢言滴,这点您不必奇怪。
本朝太祖即位三年之后,曾在太庙秘室内立誓碑一座,上面有如下誓词三句: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从此本朝新君即位,均需到这个碑前跪拜默诵,这是整个宋代皇室的铁律。即使南渡之后,这个誓碑已留在了北方,但新君即位时,依然有类似的仪式。
所以,按皇室的规矩,咱就是在朝堂上再不乐意,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心头插刀还要忍。要不咱怎么会总是忽悠和胡搅蛮缠憋屈啊,杯具啊。
那天咱实在不乐意了,最多也就是在事后,找茬将这些弄得咱不快活的鸟人给撵回家,或发配到偏远之地。
面对着朝廷三位尚书重臣的讥讽,东的脸上真的有些挂不住,小脸更略有点涨红。他讪讪言道:“这个,这个,各位爱卿,朕的意思无他,”
东的好老师这时候终于出场了,他也一上来就训了小鬼头一句:“陛下,为君者岂能如市井之徒”
陆夫子盯着小鬼头,黑着脸接着厉声说道:“陛下既然提到国策,本朝自太祖以来,一直奉行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策。今陛下要改制,陛下可否先给臣等以解释”
陆夫子此时心中对他的好学生的确极为恼怒,因为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把好好的朝堂,弄得简直就像讨价还价的市井之地。而且他和其他几位尚书重臣一样,认为陛下最后的所言,简直就是对士大夫的某种侮辱。
什么三百、六百、八百,你以为这里的朝臣,都如同你想见的见钱眼开之人真是岂有此理。士大夫的颜面全被你给丢尽了。
陆秀夫本赞同陛下之议,这自不待言。事实上,他早已反复、全面、认真地评估了这个新的规制。而他越看,就越觉得他的“好学生”心机太深。
因为从做法上来讲,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历代就没有比这更简便的田赋税制。在把乱七八糟的实物取消之后,只要把田地给丈量好,朝廷一年收两次钱也就完事了,整个过程大大简化。
但是,这个做法在以前能不能实行不能。这是由于,历代首先就没有那么多钱。流通中的钱币不足,它就根本无法实施这个举措。
宋代因缺钱,它的这个一贯,实际上当初朝廷有规定:七百七十个铜钱就代表千钱了。所以,币制改了之后,三十多倍的货币增量是肯定不对的。
张居正能在明代施行“一条鞭”法,他也有当时白银大量流入的外部条件。
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初帝国货币改制的重要性。
而这,却是他的好学生,在六、七年前、还是小屁孩时候动的手脚。陆夫子每想到此处,他的心中就禁不住颤抖一下。
这个举措的另一个关键,是需要百姓手里还有钱,没钱你又如何让他们缴税
但这点显然小鬼头也想到了,哪就是朝廷在景炎五年实施的粮食“榷卖榷买”政策,只要百姓把粮食卖给朝廷,他们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