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二章 借之用(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走出皇宫之时,陈宜中斜了徐宗仁一眼:“求心,今日之议,有乾坤颠倒之意啊。”

    所有的人立刻都看向了徐宗仁。徐宗仁的字就叫求心。

    因为虽然所有人都明白,今天的朝会肯定是又让小鬼头能折腾了,但是,谁最先开的口子是他徐宗仁。小鬼头折腾的,更是前所未有的向帝国臣民们借钱。

    王荆公当年的青苗法,是朝廷借钱给民间,然后收利钱。现在好,倒过来,变成朝廷向民借钱,反给民利钱,这不是乾坤颠倒是什么

    而且这个徐宗仁,还胆子大到当着帝国陛下的面,讲他愿借钱给朝廷。说他和小鬼头是串通好的,这都是轻的。更不要说他过去就是陛下的“赞读”。

    可徐宗仁向众人拱了拱手,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诸公,陛下他已年长。”

    然后他抛下微微一怔的众人,转身离去。

    是啊,也许帝国陛下已经不是什么“小鬼头”,就在众人的不经意间,他已虚岁十八了。

    陆秀夫和赵与珞没有在这些人当中,因为他们还要就朝廷新的“国债”举措和陛下商议。

    东单独对着他的好老师和老赵之时,肯定就更上道些。面对他最亲信大臣的咨询,这家伙在抓了抓脑袋后,又给了如下解释:

    “二位爱卿,朕知道,朝廷在战时国用不足,但朕在听说了民间借钱之事后就想,这朝廷过去花出去的钱,都到了民间,他们放着也是放着,咱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适当之安排,给点利钱再借一部分回来,如此,朝廷也就始终有额外之钱可以用。您们看是不是如此”

    啥意思钱花出去了,没钱可以借,边用边筹,还了再借,循环往赴,只需要给一点利钱,就可以始终圈钱来用,除非这个朝廷完蛋了。

    兄弟我是内牛满面滴,后世的经济学理论那能这样解释可咱实在没法把后世的理论讲给这两位夫子听,只能这样忽悠了。话说回来,就是咱忽悠的时候,心里也像是小鹿一样,“砰砰”地直跳啊。

    陆秀夫心里不是没晃荡,他的好学生实在是诡计多端,也太坏了啊。

    他轻声说道:“陛下,如此这般,朝廷的确可在非常时期,对此策予以大用。”

    因为陆秀夫不是不知道,由于当年帝国国用不足,大量发行会子所引发的问题。

    会子开始的时候是以帝国的铜钱为本位的,与铜钱可以自由兑换。但在发行过滥的情况下,它在社会上与铜钱的兑换率直线下降,最终使得百姓们将其抛弃,并导致帝国财政的危机。但假如当时的朝廷,采用现在小鬼头“借”的方法,是不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子的印制呢

    后世的国债,本就有减少货币发行作用。

    而现实上,宋帝国的败亡,与因会子危机而引起的财政上失控,不是没有关系。这也是东没有采用这个已经被所有百姓厌弃之法的原因之一。

    赵与珞眼中全是“贼光”,精明的他,已经从陛下的话中完全明了,所谓的国债,你一定要“循环”,“环”着“环”着,你也就能把额外的钱给“圈起来”花了。

    东当然更不是什么好鸟。他告诉陆夫子和老赵:“老师,赵爱卿,眼下是战时,又是首义,这个利钱可以高点,但将来,年利大致在五分左右就可以了。”

    比起后世,咱的这个年利,其实是不低滴。

    “另外,现在有了活字印刷之术,朝廷在印制国债的时候,要再印上编号,这样便于登记,更可严格核查,以防作假。”

    陆秀夫和赵与珞是真的对帝国陛下有了三分钦佩之意。他们回道:“臣遵旨。”

    帝国后来首次发行的国债,实际上分成了两期,第一期五百万贯,半年后,又来了个五百万,而且面值只有一贯、十贯、百贯和千贯。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