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七章 安排(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大汗还是舍不得丢弃江西行省的。话说回来,这也让他的面子伤得太大了。

    在顿了顿之后,老忽再度补充道:“此诏,同样授予范文虎。”

    伯颜眼中光一闪。虽然他和老忽都心知肚明,在福建战事中,范大帅很有可能是出工没出力,但这个时候,怕是更要安抚一下这个老滑头。

    伯颜再一顿首:“大汗,鉴于琼州水师在大江上猖獗一时,臣提议,朝廷在沿江重镇设立炮台,以对付其水师。”

    虽然大部分时间在驻边,但伯颜其实并没少琢磨对付琼州水师的方法,因为他也知道,江南水道纵横,利宋不利于元。而这个时候,琼州水师给沿岸元军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战争双方的较量,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是限制与反限制的较量。所谓的攻与防、矛与盾,就是这种对立的体现。如果你不能限制对手,则自己必然就将陷入不利之境地。

    伯颜知道建成新的水师需要时间,可是,假如像现在这样,仅仅是等待,任由对方肆无忌惮地活动下去,不仅新水师难以建立,而且元军将一直陷于被动。

    在反复琢磨后,他从史格的奏章中得到启示,认为必须在沿岸部署同样的军械和对方相抗,从而起到限制对手的作用。

    忽必烈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准。”

    事实上,老忽这时已经在高丽重新筹建新的水师,但他知道,在沿江重镇设立炮台,势必需要大量火炮,这样一来,他建新水师的计划,将被迫延后。因为即使是以北元的生产能力,他也难以做到两头兼顾。可在如此形势之下,他只能先解决眼面前更紧迫的事。

    老忽更没有想到,他建新水师的大计,从此以后,再也无法或无能力来实施了。

    伯颜微微躬了一下身,最后说道:“大汗,襄阳之地,是臣当年下江南之处。臣请大汗恩准,让臣再去哪里,与赵昰小儿一决高下。”

    忽必烈缓缓地踱了几步,又轻轻地在他的龙椅上坐下来。

    “伯颜,朕还需要你来镇守和林,尤其是在此时。”

    伯颜不再说话,因为他和安童都知道,现在对这个大元朝威胁最大的,实际上是另两股力量,海都和乃颜。

    当初窝阔台汗的封地,大约是在后世的新疆等地,海都将窝阔台汗的子孙整合在一起后,正逐步向东扩展他的势力,而乃颜的封地在后世的黑龙江地区。因此,窝阔台汗建立的、蒙古帝国的第一个都城,和林,就成为他们中间的一道关。

    老忽丢失了和林,海都和乃颜就可以合兵一处,实力大增。反过来,控制了和林,忽必烈则可以将这二人分开,各个击破。因此,和林是这三人所必争,绝对马虎不得。这也是老忽始终将伯颜这个心腹爱将放在哪里的原因。

    现在,江南固然在赵昰小儿的闹腾下,局势大坏,但也并没有坏到极其紧迫的时候。而万一削弱了和林的力量,给海都和乃颜钻了空子,哪麻烦才真的是大了,老忽的汗位都很有可能不保。

    忽必烈告诉伯颜:“你拟订必要的方略,以朕的名义,立刻送给阿里海涯。”

    伯颜回道:“臣领旨。”

    老忽又转脸交代安童:“安童,让中书省给湖广行省调拨钱粮。”

    安童躬身一礼:“臣遵旨。”

    但忽必烈淡淡地又加了一句:“朝廷国用不足,战事又起,中书省必须为朕筹措好钱粮。”

    安童心中一颤。

    这个时候,卢世荣已经留下了他的怨毒,离开了这个不属于他的世界。

    在朝堂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之中,忽必烈终于让所有人称了心、如了意,他下旨:“诛卢世荣,割其肉以食禽獭。”

    但是,忽必烈的内心中,对这场朝廷的风波却只有两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